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峡纤夫:急流险滩里的勇士

时间:2024-05-10

李敏 种田的阿呆

三峡民谣里唱道:“三尺白布四两麻,脚蹬石头手扒沙,一步一滴辛酸泪,恨得要把天地砸。”你知道歌词里的主人公是谁吗?那是一群特别的人——纤夫。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伫立着一尊雕塑《三峡纤夫》,向来往的人们讲述着纤夫的故事。

我国水路运输历史悠久,以木作舟,航行水上。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遇上急流险滩,或是要逆水行舟时,便是纤夫以肉身与大自然搏斗,合力拉船,助船前进。他们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争牵百丈上崖谷,舟子快捷如猿猱”,拉着长长的纤绳,于山崖间快速前行;他们敢与大自然比拼勇气与力气,“逆挽劳百夫,十步九倒行”,在险象环生的路途中负重前进。

唱起川江号子

千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纤夫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前行,为了鼓舞士气、统一动作和节奏,川江号子应运而生。船行下水或平水时,要唱音调悠扬、节奏不快的号子,作为休息调剂;闯滩时,要唱音调雄壮激烈、节奏强烈的号子,适应闯滩需要;船行上水拉纤时,要唱旋律性强的号子,帮助纤夫缓解紧张情绪,统一动作,集中使力。

川江号子品类曲目丰富,唱词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等为题编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劳动者的音乐,也是船工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

支起瓦罐煮火锅

纤夫拉船是粗重的体力活儿,纤夫们迎着江风,佝偻着,体向前倾,背高于顶,合力将船往前拉,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无比。

与辛苦劳动相呼应的,是纤夫们粗放的餐饮方式。江边,纤夫们垒起石块,支起瓦罐,捡拾干柴生火,舀来江水煮沸,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等味料,将牛毛肚、肝脏等洗净,再加上从江中捕获的鱼虾以及各种菜,边煮边吃,既能快速填饱肚子,又能驱寒、祛湿。这种充满码头文化气息的食物,便是最初的火锅。

一端系着生命,一端系着希望

2005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馆那天,一位83岁的老纤夫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时他还是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纤夫,随队将一百余吨盐从下游送往重庆。一路上,到处都是急流险滩,为了相互鼓劲和壮胆,大家吼起了船工号子,“嘿呦、嘿呦”的呐喊声回响在山谷。船行至瞿塘峡口时,船只被巨浪卷入急流,难以行进。

船长大喊“救船”,所有人立即跳下水撲腾着到了河岸边。大家将双手深深抠进沿岸的岩缝中,作为生命的抓手;又将赤裸的双脚踩进带刺的荆棘中,作为同急流抗争的支点。就这样,人们以某种近乎凝固的姿态,把装载有百余吨货物的船只用纤绳拴在自己的肩头,与险山恶水进行最悲壮的对决。

船只即将脱险,纤绳却突然被猛扯了一下——有人跌下了悬崖!千钧一发之际,船长下令砍断纤绳,选择了护住船只及上面的人、货物。而代价,则是那名同伴永远的离开。说到这里,老纤夫叹道:“这真是一条一端系着生命,一端系着希望的纤啊!”

时代变迁,技术发展,现在已难再见纤夫的身影,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却传承了下来。

雕塑《三峡纤夫》栩栩如生,拉船的纤夫,深深弯下腰,用手紧抠住地面的石头,通过长长的纤绳,将几十吨乃至上百吨的木船“嵌”在自己的肩头。

他们赤脚踩在乱石丛里,艰难前进。脖颈上的血管一根根鼓起来,仿佛下一秒就要爆裂。

雕塑不会说话,看到它的人却仿佛听见了雄浑缭绕的号子声,它们回荡在峡谷间、时光里,传递着敢闯敢拼、负重奋进、一往无前的三峡纤夫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