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吴婵 RR
长街围坐吃火锅,人人饱足扶墙出
“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 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剧作家于伶初到重庆,郭沫若、夏衍等人请他吃火锅,于伶不解风俗地问道:“火锅怎么能吃?”于是,便有了这首由文人墨客们创作的趣味答疑歌儿。于伶听后连声称赞,原来吃火锅就是一种涮肉烫菜的汤锅吃法啊。
无火锅,不重庆,火锅作为一种麻辣美食,自古以来便是重庆的文化符号。从达官名流、文人学者,到布衣百姓,都对它的美味欲罢不能。不过,关于火锅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无统一定论。但桥头火锅,在重庆最早一批创立的老字号火锅中必须拥有姓名。
二十世纪初,长江南岸海棠溪水码头为川黔要津,水运发达,众多船工纤夫聚集此处,靠劳动力挣钱糊口。为了充饥,他们在江边生火烧鼎,下菜下料大锅乱炖,边吃边烫。
于是,这一群人围着锅子热热闹闹、大快朵颐的场景便俗称“连锅闹”。
木船主李文俊、叶钰昌几乎同时发现此商机,于是他俩分别在海棠溪通济桥的南北桥头,各自砌上几眼土灶,再备上毛肚、鸭肠、鳝鱼、血旺、卤汁和蘸汁等各种食材和作料,开起了两家火锅店。
两家小小的店子一开业便顾客盈门,生意火爆。食客们手夹筷子烫肉烫菜,觥筹交错,被称为“桥头连锅闹”。李文俊、叶钰昌不仅懂得烹饪美味,也有商业头脑,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是懂营销的精明人。“桥头连锅闹”便是当时成功推销自己的最佳营销口号。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吃火锅的环境和氛围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但火锅诞生之初的麻、辣、鲜、香,至今依然在这座城里氤氲。
舌尖美味添乐趣,人间多味是清欢
重庆盛产竹,几乎家家都使用竹器工具,竹器铺应运而生。清代以来,重庆就有了专销竹器的竹器街及以销售竹筷的筷子街。重庆老城中原本有两条筷子街,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两条街被并为一条筷子街。创作小说《一双绣花鞋》的老作家况浩文,从小就生活在筷子街。据他介绍,筷子街原本只是一条普通的小街巷。附近有一条山溪从大梁子(现新华路)长安寺的悬崖流出,流到当时的街巷,形成了水池,被命名为“西湖池”。后来,有一户从湖北来的移民把制作好准备出售的筷子用竹篮装好,放进池里,筷子和竹篮都浮在水面不下沉,这一奇景随后被百姓们口口相传,啧啧称奇。闻讯而来的老百姓们,纷纷在此开起了筷子店。
从年幼时起,况浩文就在筷子街日日与竹为伴。那时,筷子店沿街排开,一铺挨着一铺。每天商贩们忙里忙外,招呼着客人买自家筷子。如今的筷子街,老住户早已经搬走,而那块写着“筷子街”三个大字的立牌成为它最显眼的标记。
黄葛树,黄葛桠,黄葛树下是我家
漫步重庆,街头巷尾到处栽种着树冠庞大、枝干精壮、根系发达的黄葛树。一直以来,它都被认作是重庆的市樹。
旧时,重庆人喜欢在树下纳凉歇息,小贩们由此发现商机,挑着扁担,在树下卖凉面、麻糖等小吃。小孩们喜欢围着黄葛树唱童谣:“黄葛树,黄葛桠,黄葛树下是我家……”每个重庆人的记忆深处,都种着一棵黄葛树。
作家三毛就出生在重庆南山黄桷垭一条小巷里。孩提时,她最爱在庭院里的一棵黄葛树下荡秋千;她还喜欢和大姐陈田心在泥泞的小路上追跑玩耍,累了就在满坡的黄葛树下寻一块阴凉的树荫,歇息乘凉。据报道,三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出生在重庆黄桷垭,所以我是重庆人。”
如今的黄桷垭正街,是一条有些老旧的街道。道路两旁有卖豆花饭的,有卖挂面的,还能看到蜷缩在角落里打盹的小狗和上蹿下跳的猫咪,宁静而淡然。漫步这里,远离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仿佛走进了一条幽静的时光隧道。
油盐柴米烟酒茶,油腊铺里全寻到
二十世纪,油腊铺几乎撑起了重庆人的饮食生活。铺子里出售的酱油、花椒、豆瓣、胡椒、盐、腊肉、酒、白糖等作料琳琅满目。
油腊铺里卖食品理所应当,为了丰富经营的产品种类,商贩们大都会兼卖一些香油、纸烛、火柴、洋烟等副产品。除此之外,还卖生活用品。旧时,重庆城区居民多以烧煤生活,不管是大灶还是小煤炉,家家户户一早醒来,就要燃煤生火。街巷里,许多小孩常常拿着大人给的散钱去油腊铺买柴,商贩收下钱款后,便会从柜台后拎出一捆柴火递给小孩。
油腊铺像如今街头巷尾遍地营业的小超市、小卖部,但经营范围不亚于这些小店。点豆腐的卤水、胆巴,洗衣物的洋碱、夷子、皂角,防蚊的蚊烟,如厕后使用的草纸,甚至照明用的土陶亮油壶、灯盏……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油腊铺应有尽有。
随着时代的变迁,油腊铺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但它曾带给昔日重庆的繁荣生活,一直在历史里闪着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