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说出内心深处的看法

时间:2024-05-10

盒饭君

人不可能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和不同的人发生联系。

人都有与他人达成共识的渴望,我们希望我们说的话、我们的观点和看法被他人认可。当我们在人群中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渴望听到掌声,更渴望和那些鼓掌的人产生情感链接。

这种渴望,便是议论文存在的内在动因。我们说出自己的看法,犹如站在山顶,对远山喊出“啊——”,然后听到声音从远处传递回来。

找到自己的观点

议论文通常分为两种,一是我们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进行论说;再就是我们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驳。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我们都有一个假想敌,通过写作手法和对手进行辩论,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文学大家王鼎钧先生说,“我们都不是下定义的人,我们是接受定义的人,有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选择定义的人”。

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观点呢?如叶圣陶先生所言:

“议论的发生由于对于某一判断的意见有不一致的地方。这所谓不一致,并不必全部相反,在程度上范围上部分地不相融合也可以。例如对于‘如皆有死’的判断,可以发生‘伟人身体虽死精神不死’的议论;对于‘饮酒有害’的判断,可以引起‘饮酒不过量反而有益’的议论。”

立场不同,我们的判断和主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就像我们听一首交响乐,乐器的声响一定是此起彼伏的。某个时段弦乐声音更清澈明亮,某个时段打击乐的声音更击中人心。

因此,有时候我们甚至会看到观点截然相反的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生行乐耳,富贵须何时。”

我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观点。当我们提出某个观点时,不能凭空武断,应该提出充分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判断。能自圆其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说得精彩,往往更容易让人信服。而说得精彩,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表达看法的方式

◎讲故事,为观点增添血肉

觀点、概念、定义,是抽象的,如同动物的灵魂,一篇观点不鲜明的议论文,难以体现其价值。而皮囊、血肉则更能勾勒出动物的形态,让人有直观的感受。

传说孔子路过泰山时,听见一个寡妇在哭。于是心生怜悯,就让子路去问那妇人发生了什么事。妇人说,这山中有猛虎,经常出来吃人。我的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问她为什么不搬家?她说这里的官员很好,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对徒弟们感叹道,你们记住啊,做官的人如果欺压百姓,比老虎还可怕。这则故事就是要引出“苛政猛于虎”的观点。

鲁迅在《说“面子”》一文里,为了论述“人不能过于好面子”而引用了当时《申报》的一则新闻:有个叫罗立鸿的人为他母亲出殡,因为来的宾客众多,准备的白衣服不够。王道才来吊唁送殡,争穿白衣而不得,认为大家都有,为什么偏偏自己没有,觉得丢了面子。于是怀恨在心,邀请了十几个朋友,拿着铁棍等武器来砸场子,打得人头破血流,导致很多人受重伤。

孔子听到的那个猛虎吃人的故事,真实性待考。但不管是真实故事,还是为讲道理而虚构的寓言,都是为了通过有血有肉的故事让道理更能立住。同理,鲁迅引用新闻也是一样。

◎引经典,让观点变得可信

讲故事能够丰富观点的“血肉”,引用名言也能达到相同效果。名言都经过高度的提炼,能够让文章立意变得更加醒目。引用时,也要记得出处,不能自己编一则名言,想不起来谁说的,就凭空想象,署上鲁迅的名字。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氏家训》

“与良友为伴,不觉路远。”

——莎士比亚

颜之推的家训,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在主题上一致,可用在交友主题的文章里。经过改造,这些句子还能以排比的方式,加强气势,增加论述的效果。说话者的身份,能增加我们观点的可信度,而排比等修辞手法则能从写作技巧方面给予我们帮助。

名言可以丰富论据,但也有缺点。高度凝练的句子,往往和论点一样,有骨无肉。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名言略做阐释,然后再从名言所表达的观点归纳出支持自己论点的内容。

但是,名言、诗句的引用不宜过多,否则它会影响文章观点的表达,喧宾夺主,破坏“立论、论证、结论”的结构,整篇文章读下来都是名言,成了名言集锦。

年少时,我很爱写议论文,那时想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如今看来,议论文训练的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找准自己的立场,有逻辑地去评判、论证自己内心深处的看法,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因为人生,就是认识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关系的过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