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想要名垂千古,至少得保证千年后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哪怕只有一首也好。毕竟,靠一首诗被后世铭记的诗人也是不少的。比如崔郊,就只留下一首《赠去婢》: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大名鼎鼎的张若虚也只留下《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两首。所以,答案很简单,写诗、发表诗,作品会带着诗人一起流传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古时候的诗怎么发表呢?
发表方式1:呈示寄赠
朋友要走了,记得写首诗送给对方;拜访师友前后,记得写点儿诗记事抒情;刚好写了新诗,别忘了念给朋友偶像听一听……都是圈内人,相互间看得多了,吟诵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传开了。
代表作1号,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代表作2号,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发表方式2:投诸名流
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需要进京赶考的人们,基本上都没什么显赫的家世,想要获得声誉,提高及第的几率,就得想各种办法拜访已成名的诗人、官员等,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并欣赏自己。没错,就是干谒诗,写得好的干谒诗,有成名大人物帮助发表宣传,还用担心不能流传后世吗?
代表作1号,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代表作2号,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发表方式3:即兴赋诗
出口成章的大诗人似乎从来都不缺,还有什么比即兴创作出千古名篇来得更加令人震惊,宣传效果更好的吗?没有,不过,前提是,你得能参加各种酒宴。
代表作1号,王勃的《滕王阁》: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出自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出自诗。
代表作2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发表方式4:墙壁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开场合的墙壁、柱子,都是约定俗成的、人气颇高的诗歌发表园地。诗人们不仅爱往墙上题诗,还爱在墙上寻别人写的诗,欣赏的同时不忘暗自较量。
代表作1号,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代表作2号,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表方式5:为画题诗
画完一幅画,再为其定制一首诗,题于画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画以诗名,诗以画传。
代表作1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代表作2号,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品发表了,也宣传出去了,但并非所有诗人的所有作品都流传J了今天。影响诗人能否名垂千古的,还有哪些因素?我们一起来探索探索。
Q1 有好的出身就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吗?
信息一:韦应物出身世族,曾祖官至宰相,父亲是知名画家,本人是个无法无天的官二代。因为自身没本事,15岁时他被家里安排去做了皇家护卫,18岁时因战乱而失业,23岁开始读书,最后成为名垂千古的詩人。
信息二:有一个著名命题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出身决定一个人未来的眼界和成就,再换句话说,就是想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得有厉害的爸妈。
问:根据上述信息及自行查询的资料看,有好的出身就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不正确
咱们先看韦应物,拜他那羡煞同时代诗人的出身所赐,他长成了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能做皇家护卫全靠父辈。让他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是安史之乱,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洗礼后,他发愤图强,最终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
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唐朝,按入选《全唐诗》作品数排序,Topl00的诗人中,实际只有不到1/5出身高官家庭,一般人家出身的占了近一半。
如此看来,想要名垂千古,会写诗,写好诗,让作品流传下去,比出身更加重要。
Q2身在大城市更容易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吗?
信息一:唐朝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仅有浙江经济发达。唐朝的高产诗人,有超过1/2籍贯在河北、河南、山西与陕西。
信息二:人人都知道一线城市压力大,但依旧有无数人选择到一线城市工作,去面对更强的竞争对手,承担更大的压力,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问:根据上述信息及自行查询的资料看,身在大城市更容易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对诗人所做的统计,说明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越是接近首都的地方,越是在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越可能培养出大诗人。而原因,想必同现代一样:现代人选择一线大城市,是期待进入更加包容的环境,接触更加优秀的人物,找寻更多发展的机会,激励自己更加上进。
看,写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贾岛是河北的,元稹、崔颢、李商隐、刘禹锡都是河南的,白居易、温庭筠是山西的,有“小杜”之称的杜牧则是陕西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古时候,身在首都长安及周边区域的诗人们名垂千古的可能性更高。
Q3 活得更久更可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吗?
信息一:王勃,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能注《汉书》,十六岁应幽素科试及第,可惜天才早逝。但他的诗与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时之最,本人也是“初唐四杰”之酋。
信息二:依旧以唐代诗作数量Topl00的诗人为代表,他们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9岁,其中51-70岁的有接近50人。不仅如此,在Top100的诗人中,前20名诗人诗的数量约占前100名诗人诗总数的1/2。
问:根据上述信息及自行查询的资料看,活得更久更可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人,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正确
活得更久,人生的经历更丰富,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可能性更大。从唐朝的数据看,前20名诗人诗作数量约占前100总数的1/2,已经隐约有了“二八原则”(20%的人产出了80%的成果)的影子。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到豪放词派代表苏轼、“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张可久,哪一位不是多产又高龄(年龄超过60岁)呢?
而王勃,这类型的天才始终是少数,是特例,并不能作为普遍因素,需要区别对待。
可见,高龄者高产的可能性更大,更多作品、更高的质量则有更大的可能名垂千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