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盒饭君
许地山
标签:文学与宗教的虔诚信徒
作品:《落花生》《春桃》《空山灵雨》
成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
◎因父亲“落花生”的比喻,而用此作了笔名。
◎有感于现实的不完美而拥抱信仰,对弱者充满人文关怀。
◎在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治学时,读遍了他能找到的多数图书馆,是个嗜书如命的“怪咖”,被称为“牛津的书虫”。
许地山的天真浪漫,孩子气,爱读书,有信仰,和现实的不完美是有关的。郁达夫和许地山有过几次见面,没说上几句话,许地山就跑去和小孩子玩抛皮球、踢毽子了。郁达夫说:“我对他当时的这一种小孩子脾气,觉得很是奇怪;可是后来听老舍他们谈起了他,才知道这一种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着不曾改过。”
为什么说他的天真和现实不完美有关呢?他出生那年,甲午战争爆发,第二年自己生活的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本该无忧无虑过童年,却不得不颠沛流离,举家迁到福建。谁想过那样的日子啊,可他就是生活在那动荡不安的时局里,又能怎么办?现实不完美时,魏晋竹林七贤都在玄谈中寻找精神寄托。生活糟糕,精神总该自由罢!
许地山也在找他的精神寄托。他从小受佛教思想影响,给新婚妻子写的小品文《愿》《香》都用了佛教故事;受过洗礼,又自觉是基督徒;在英国读书时又写了《中国道教史》……儒、释、道、基督教全都影响着他,他要的或许不是某个宗教,而是在为这苦难生活寻找一个透出光亮的答案。比如,他一生都信仰着父亲说的,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他深信这是一个答案。
八岁时,他读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为“东西南北人”这居无定所之人痛哭,感觉在说自己一样。他相信这份感同身受的悲悯是答案。他在笔下的小说里,赋予《春桃》里的春桃、《命命鸟》里的敏明、《换巢鸾凤》里的和鸾这群女子以觉醒,以抵抗命运的选择。他觉得这份“女权”的关怀也是答案。
他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投入在阅读里,在北京读大学时逛遍北京所有的图书馆;去到美国、英国留学,连续看书十几个小时不知食寝;去印度去拜访泰戈尔,听贤者讲述梵语、印度传说的故事,他相信那些书那些知识里会有答案。
祖国陷入风雨飘摇的情状,给了他人生本苦、众生皆苦的悲观体验,他一直在寻找答案,用自己悲悯的心、短暂的人生,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文学上的理想之国。他心脏病突发去世的当天,朋友说:“您别看报,还是睡午觉吧。”他回:“我不看,我把报纸放在枕头下面才睡得着。”
好友郑振铎在写《中国俗文学史》时,需要查阅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被王圆篆卖给西方人的敦煌经卷,托在英国的许地山帮忙。大英博物馆不允许抄录,许地山天天跑,日日跑,去大英博物馆每天盯着那些经卷,愣是背下来,抄写在纸上给郑振铎寄去。那段泡图书馆的时间,他写下了自己宗教研究的诸多著述。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以为的黄金屋,就是把自家装满了书,不管是在燕京大学教书,还是去了香港大学教书,他家里都堆满了书。他爱极了这书,这知识,这精神上的出口,哪怕被人认为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他自得其乐,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从不管别人说他只知道抄经文,不修边幅,不管别人说他奇怪,吃窝窝头不吃成莱却蘸糖。他开心,他乐意。也有同学因为他学识渊博给了他“莎士比亚”的外号。找寻过一辈子的答案,研究过几十年的宗教,他从来都没有出世的思想,没有逃离现实的悲观,而是给了自己,给了笔下的角色最真切的关怀,哪怕生活不完美,至少我们还可以为着这黑暗,寻找一点光亮。
精读《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本是个词牌名,咏的是女子嫁其所得。许地山《换巢鸾凤》这篇小说里,写了和鸾冲破阶级限制和穷小子相爱的故事。她的觉醒给了她自由选择的权利,看完故事,尽管她对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她却做了错误的选择。如果和鸾没有选择祖凤,和启祯结婚,她的命运又会如何?自由选择固然重要,正确的选择更为重要。许地山最著名的文章是《落花生》,然而他的其他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宗教意识带来的人文关怀,一是对女性的关照,写女性在生活中的遭遇和意识觉醒。现在如火如荼的女权运动,许地山也算是鼻祖之一了。
爱本来没有等第、没有贵贱、没有贫富的分别。和鸾和祖凤虽有主仆的名分,然而在他们的心识里,这种阶级的成见早已消灭无余。
点评:和鸾和祖凤刚相见,相爱,抛出这句话,点明主题的同时,也预示了故事的走向。这份自由的爱情选择跨越了阶级。这种自由也是民国文学家迫切渴望的。
和鸾在梦中惊醒。从月光中瞧见那些陈破的神像:脸上的胡子,和身上的破袍被风刮得舞动起来。那光景实在狰狞可怕。她要伏在祖凤怀里,又想着这是不应当的。她懊悔极了,就推祖凤起来,叫他送自己回去。祖凤这晚上倒是好睡,任她怎样摇也摇不醒来。她要自己出来,那些神像直瞧着她,叫她动也不敢动。
点评:景物环境的描写与心理描写融合。和鸾害怕但又矜持,是符合她富家小姐的身份的。一个人的性格身份,会决定他所做的行为、选择和言语方式。
她很信祖凤那副好身手,将来必有出人头地的日于。现时在穷困之中,他能尽力去工作。同在一个屋子住着,对于自己也不敢无礼。反想启祯整日里只会蹴毽、弄鸟、赌牌、喝酒以及等等虚华的事,实在叫她越发看重祖凤。一想起他的服从、崇敬和求功名的愿望,就减少了好些思家的苦痛。
点评:好坏善恶都是对比出来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和鸾对自己的选择深信不疑,也便挑了祖凤的好,和启祯不好做对比,帮助她重塑祖凤的形象。
和鸾正在竹林里望着,因为祖凤好几个月没有消息了,她瞧着那人越来越近,心里以为是给她送信来的。她迎上去,却是祖凤。她问:“怎么又回来呢?”祖凤说:“民军解散了。”他说的时候,脸上显出很不快的样子,接着说: “小姐,我实在辜负了你的盼望。但这次销差的不止我一人,连金权一班的朋友都回来了。”和鸾见他发愁,就安慰他说:“不要着急,大器本来是晚成的。你且休息一下,过些日再设法罢。”
点评:莎士比亚说,爱情是盲目的,他们瞧不见自己做的傻事。和鸾对自己选择祖凤这件事,保持着充分的信任,却也在后面多次疏忽了祖鳳做了土匪。
和而不同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某种程度上就是丁玲本人的化身。莎菲女士的觉醒,让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我,希望人们了解自己,希望同旧势力决裂,她一直在渴望一个新的“答案”,但最终却并没有找到。觉醒、反叛、改变,必然带着阵痛。
《小城三月》
“小城三月”给人感觉是轻松美好的,萧红的文字也是轻松美好的,翠姨也是向往着美好的,她没读过书,却向往着受教育知识分子般的生活。现实却是,她不得不面对嫁给传统家庭,她无法得到理想生活的拥抱,最终忧愤而终。
《人生》
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是个乡下男孩,离开故土,对城市充满着憧憬,摆在他面前两个选择,淳朴的乡下姑娘,和受过教育的城里姑娘。因着自身的卑微感,想融入城里姑娘的生活,却不得,最终自己惨淡地回到乡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