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读理论经典 深化理性思维

时间:2024-05-10

李盼

理论对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经典理论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科学的内容和严谨的逻辑,超越时空,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喜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指导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专门设置了“经典理论”内容,共选取七篇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论述文,内容丰富,启人深思:有的直接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有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阶段的理论内容,让人们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思想力量;有的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美德进行再阐发,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有的是西方学者对于人的天性的系统构建,指出人的天性为“善”;还有的是希腊先哲的智慧呈现,拓宽了人们对“正义”内涵的理解。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品读这些经典理论著作,感受其中严密的逻辑魅力和强大的思想力量,感悟思想家、哲学家们深邃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思,从而激发大家对理性的探索,加深大家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并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

01社会与历史

经济因素与历史发展、上层建筑的关系究竟如何?马克思曾指出,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而当他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被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歪曲和篡改的时候,他的革命战友恩格斯挺身而出,以丰富的知识、辩证的分析、科学的态度,阐述了经济关系的具体含义,指出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上层建筑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恩格斯还就伟大人物的出现,进一步分析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以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为例,一起来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课本点击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节选)

恩格斯

尊敬的先生:

对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如果像您所说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東西。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

您的 弗·恩格斯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1820年,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工厂主家庭。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于是他在一年后去一家商行供职。1842年9月,恩格斯在科隆与马克思见面。马克思不满于“自由人”组织的作风,听说恩格斯与“自由人”组织交往密切,所以不甚热情地与恩格斯做了简短交谈。1844年8月,恩格斯途经巴黎,再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畅谈十天,自此开始终身合作,后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恩格斯一生酷爱学习,到20岁时,已经掌握了英、意、西班牙等十几种外语。其代表作有《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

写作背景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继续在欧洲广泛传播。而人们受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巴尔特和“青年派”的影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有所泛滥,以致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有一些大学生写信向恩格斯请教。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疑惑,反击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批判资产阶级学者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给部分大学生回了信。本文是1894年1月25日恩格斯写给德国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题目是编者加的。

全文赏析

本文在写作上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开篇“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一句即表明中心观点: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接着分析了科学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又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然后论述伟大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强调历史的偶然性现象由经济的必然性决定。而科学、上层建筑和历史的偶然现象都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恩格斯便以此来证明观点。全文采取“总分”结构,又运用“1”“2”“(a)”“(b)”等方式作标识,使收信人和其他读者一目了然。

2.用语严谨。如“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一句,运用“但是”“并不是”“只有”“才”等关联词,使表意跌宕起伏,又缜密严谨。又如“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一句,在动词“制约”前面加上“归根到底”,表明这种“制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最根本的,可谓论述严密,态度明确。

3.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一句,使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有其偶然性;“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一句,运用假设论证来阐明伟人出现的必然性;“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强调偶然性总是表现着经济必然性。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学习札记

写作要体现辩证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史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恩格斯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对此有相关的阐释论述。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首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我们在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如苏洵的《六国论》指出六国面对强秦,本应是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但是六国却没有意识到这点,缺乏相互合作的深谋远虑,所以最后都走向了灭亡。苏洵就是从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角度来,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的。

其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又如,曾经犯过错的青年下水救人,你会如何评价这件事呢?我们可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分析:青年曾经做过坏事,但那是过去。现在对于他跳入水中救人的行为,是必须赞扬与肯定的,不能因为青年曾经有过不光彩的一面而否定现在的他,甚至未来的他。如此思考评价,才是正确的。

再次,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如说到“姜还是老的辣”,就要想到“笋是嫩的鲜”;说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就要想到“有钱能使鬼推磨”;说到“近水楼台先得月”,就要想到“兔子不吃窝边草”……从矛盾中分析,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有“量变质变规律”,是指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首先是量变,然后引发质变,再量变,再质变……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体现了这个观点。

综上,在写作时,如果我们能掌握、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去分析问题,便能提高作文的说理性,彰显严密的思维能力。

02思想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改变学风的具体建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写下《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论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道理;改革开放时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多个方面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例,一起来看看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实践。

课本点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节选)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

作者简介

胡福明,1935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为哲学系)任教。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978年5月11日,胡福明主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

写作背景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我国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呼声。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光明日报》的《哲学》专刊组组长请胡福明为《哲学》专刊撰稿。胡福明完成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这篇文章经过反复修改,于1978年5月11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很快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文赏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紧紧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开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总说论证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现实必要性,然后按照四个小标题、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并论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先引用经典理论文献和毛泽东的观点,又运用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被证实这两个事例,紧接着举马克思主义被承认为真理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事例证明其观点。

第二部分,针对当时人们的担心和一些谬论,作者进一步论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先辩证地论述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会削弱理论的意义”,以澄清被“四人帮”搞得非常混乱的理论问题;又从反面论证“四人帮”是出于反革命的需要才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树立起批判的靶子来进行反驳;接着又论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是由于它们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

第三部分,作者列举了革命导师用实践检验真理的事例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修改、完善《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多次写按语的事例,既有典型性,又有说服力。

第四部分,作者指出任何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推进新的事业、完成新的任务,我们要“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总之,本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富有思辨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学习札记

运用逻辑推理增强论证严密性

——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谈起

在写作时,我们要阐明一个观点,就需要有足够的理由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因此,运用逻辑推理,能够加强论证的严密性。逻辑推理一般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

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又叫“三段论法”,其思维结构由大前提、小前提和论断三段构成。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前提)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征,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小前提)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结论)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这段话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属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宏观到微观的论证方法。我们在写作时如能有意识地运用演绎推理,便能使文章更加自然、深刻。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它是从许多个别的事例中归纳出共同特性,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多个事例,得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结论。又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举门捷列夫、哥白尼的事例来论证“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这是议论文中比较常见的论证方式,即用多个论据来论证观点。但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中的简单枚举法,若有反例则不能成立,因此我们要列举具有典型性的例子,且语言表述不要太绝对,观点最好留有余地。

3.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扩展性的推理,属于广义的归纳推理。它是指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作者把邹忌受到妻、妾、客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从而推出“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但是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动物细胞中有细胞核,但是不能推出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壁。所以,运用类比推理需要注意类比事物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性和可比性。

03立身与处世

生而为人,应如何立身处世?这是学者、哲人们共同探讨的重要话题。张岱年在《修辞立其诚》一文中明确提出“修辞立其诚”是写文著论的原则,且进一步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三层含义,提倡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卢梭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在柏拉图的《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劝说,不断提问,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下面,我们就以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为例,一起来看看真、善、正义等人类美好的品格对我们在立身、处世、治学等方面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课本点击

怜悯是人的天性(节选)

卢梭

……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他以平淡和细致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

作者简介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741年,卢梭只身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启蒙思想;1749年,因发表《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55年,发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一文,引起巨大轰动;后因发表《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逃亡瑞士;1778年,在巴黎逝世。卢梭的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文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卢梭在《忏悔录》中对此记述甚详:“我记得,第戎科学院公布了一则以‘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为题的征文启事……我没有料到这个科学院竟敢提出这么一个题目。好嘛,它既然有胆量提,我就有胆量写……为了能静下心来从容思考这个重大的题目,我到圣热尔曼去小住了七八天……我每天走进树林深处;我在林中寻找,而且终于找到了远古时候的情景。我奋笔疾书,描述当初真正的史实。我要驳斥人们胡言乱语的谎言;我要如实展现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使人的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演变的过程以便使人们看到在所谓人的完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我的灵魂被这种高洁的沉思振奋,竟至上升到了神明的境界……这样沉思的结果,遂产生了《论不平等》这篇论文。”

全文赏析

《怜悯是人的天性》体现了卢梭的思想认识。

第一段,作者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提出“邪恶”与 “美德”的话题,并从生理意义上进行了解释,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邪恶”联系起来,引发读者的思考。第二段,以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先揭示出霍布斯错误认识的本质——“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然后进行层层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接着,以“母兽对幼兽的温情”“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等例子类比论证怜悯心是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和“美德”。紧接着,又举《蜜蜂的寓言》中的“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再次强调人的怜悯心。第三段,以嗜血成性的苏拉和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为例,进一步阐明怜悯心是即使是极其残暴的人也难以彻底泯灭的、源自人类天性的一种“善”的属性。第四段,进一步指出曼德维尔认识的盲区,提出人类种种社会美德全是从怜悯心派生出来的。通过哲学家与野蛮人的对比,分析理智状态和自然状态下怜悯心的具体表现,再次论证怜悯心的存在本身便是源于自然的天性。最后,作者分析怜悯心的作用,甚至上升到人类存亡的高度,来肯定其巨大的作用。

全文破立结合,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作者又巧妙地通过提出问题、巧设类比、精心选择人物事例等方式,对“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做了充分的正面论述。

学习札记

如何阐释核心概念

概念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的“核心概念”是指我们在论述观点时使用的关键词语。阐释核心概念就是指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发和解释,从而让对象更明确,论证更严密,观点更具说服力。下面简要介绍几种阐释核心概念的方法。

1.下定义。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如:

何谓智慧?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

上面是词典对“智慧”的定义。当然,议论文中的概念不是科学术语,不必像词典下定义那样严谨规范,只需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以阐释,或者对概念进行自己个性化的阐释。如:

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智者明法,慧者通道。道生法,慧生智。慧足千百智,道足万法生。智慧,道法也。

上面对于“智慧”的定义运用了拆字法,将“智”与“慧”分开解读,从而将对“智慧”的定义阐释得更为深刻、透彻。

2.做比较。有时单一地解释核心概念,不容易阐释充分,可以借助近义的概念进行比较辨析,呈现深层次的思考。如:

智慧和聪明,这两个词看起来意思好像比较接近,但仔细分别就会發现,两者很是不同。聪明指的是脑子转得很快,这或许能让我们掌握很多零碎的知识,但却不一定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智慧则是通过不断失败和成长而获得的东西,它能帮助我们做出长远的决策,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段文字在论证过程中引入了与“智慧”类似但不同的概念——“聪明”,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辨析,使核心概念“智慧”的特征凸显了出来。

3.打比方。打比方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地呈现概念的内涵,这是一种比较形象化的概念阐释方式,不仅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也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

智慧是水,它既可以是滔滔不绝的江水,也可以是涓涓细流的溪水,还可以是平静无涟漪的湖水。智慧是水,是多变的水。

这段话把“智慧”比作水,将智慧呈现形式的多变性阐释得浅显易懂、清晰可感。

04技法延伸

如何深化理性思考?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注重理性思维的论述性写作则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论述文写作,是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和观察,也是内心思考的理性表达。我们需要不断深化理性思考,以使自己所写的论述文更具深度。

1.由表及里,揭示本质

理性思考需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中呈现的现象纷繁复杂,在分析现象时,要由表入里,剥开现象的外壳,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如:

现如今,实体书店要生存下去,就得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样去对抗残酷的现实,坚守着,也突围着。不打烊,表面上改变的是营业时间,实质上是对自由阅读理想的一种召唤。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力为书香埋单,没有关系,“不打烊书店”照样会奉上人文关怀而无须以金钱作交换,因为人文关怀本就是知识与文明的出发点和呈现形式。——摘自高考优秀作文《书香86400秒》

考生从“书店不打烊”的现象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实质是“对自由阅读理想的一种召唤”,可谓洞察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事物本質的呈现往往是逐渐展开的。由表及里,层层剥茧,才能不断地深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比如,环境问题是人类的共性问题,似乎与个人无关。但是如果层层追问,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本质或根本原因所在:森林为什么减少?不是因为过度砍伐吗?人们为什么会过度砍伐?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木材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可见,环境问题背后的实质是人们贪婪的欲望。

当然,事物的本质可能比较复杂,有主次之分,也有深浅之分。只有抓住主流,鞭辟入里,才能真正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如,文化界各种“家”层出不穷,泛滥成灾,有人写了几篇文章就被称为“作家”“评论家”,有人唱了几首歌就被称为“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我们可以从这种社会现象来分析其实质:“×家”是对人的一种尊称,“×家”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但“×家”泛滥所折射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主观上,反映了文化人的功利浮躁之心;在客观上,则反映了社会缺乏理性而统一的价值标准。这样抓住主要实质所进行的分析才是深刻、精辟的。

2.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理性思考体现在独立思考,不迷信,不盲从,敢于质疑上。比如东施效颦,人们往往批评东施盲目模仿,适得其反。但是东施真的一无是处吗?未必。至少东施还有一颗爱美、求美之心,且付诸了行动。

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如《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般的人都是从香菱苦学或黛玉善教方面来思考。茅盾先生却另辟蹊径,从香菱急于成为诗人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述,观点新颖独到。又如“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从南郭先生的角度来看,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在社会立足;从齐宣王的角度来看,要改革机制,破除大锅饭;从其他乐师的角度来看,要破除明哲保身的思想,弘扬正气;从齐湣王的角度来看,要善于任用人才。可见,在写作论述文时,我们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从多种角度中选择较深刻、较新颖的一个来进行立意论述。

我们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创新。《红楼梦》中,同是吟咏柳絮,探春、湘云、黛玉皆以惯性思维,或借柳絮叹命薄,或就柳絮喻春愁等,而宝钗反唱其调,写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赞美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当然,质疑不代表对所有事物都持否定态度,而是对于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创新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对传统的、大家公认的观点进行“反弹”,是需要建立在对于社会现实有着准确把握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的。若是随意地唱反调,只会弄巧成拙。

3.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理性思考还需要学会结合广阔的时代,针对现实进行思考与分析。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是针对党内的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实际情况,而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又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其实很多人都阐述过。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对此也有精辟论述。而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后,之所以能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读者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是因为文章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打破了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为清除“文革遗毒”扫平了道路。这些经典的议论性文章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引领了社会的风气。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将其放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任何现象或问题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因素的,是受到当时的环境、信仰、习惯等因素影响的。比如,不少人难以理解《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最后选择自杀的行为,提出他们俩完全可以私奔。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古人以孝为大,焦仲卿不可能违背母命,也不可能抛弃母亲不尽孝。此外,刘兰芝、焦仲卿接受的是当时社会的封建思想教育,他们也不会想到私奔这样的现代行为。

思考问题要从时代出发,写作也要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如《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看似都在对秦吞并六国的历史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却是从各自角度影射当时的现实问题。西汉贾谊写《过秦论》分析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像前朝皇帝那样对百姓进行压榨。晚唐杜牧所处时代的帝王唐敬宗李湛只知享乐而不理政务,故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极写阿房宫的奢华,与后文秦王朝迅速灭亡形成对比,以警示统治者。宋人苏洵的《六国论》指出六国在秦国的攻势下,不断妥协退让,忍辱求和,最终全面覆灭,这与北宋王朝有着相似之处。可见,我们平时要多关注社会,在写文章时要学会针砭时弊,有的放矢,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4.辩证分析,全面认识

理性思考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现象,辩证地分析问题。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如果只论述其中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就会呈现出思考的片面性与狭隘性。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来论证说理,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先肯定了抗战以来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更深刻丰富了,且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好的现象;后又指出“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既指出好的一方面,又点出不足之处,这样便较为全面地论证了观点。

我们还可以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如恩格斯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首先指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同时又指出“它们又都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从两者的联系进行了辩证全面的分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我们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如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指出:“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正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当然,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所讨论的问题不做明确的判断。辩证分析是建立在文章论点正确、鲜明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观点模糊,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辩证分析。

05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1.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第一道题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审题时,要注意材料列出的说法。“自古以来”是经验因素,“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是权威因素,“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因素。写作时,要围绕这些短语进行延伸思考:人们在认识事物即将做出判断时,如何降低或者减少来自经验的、权威的、从众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

第二道题引导学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互联网在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购物出行等方面的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有可能让人们失去阅读能力、陪伴亲人的时间、个人隐私等。写作时,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可以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思考該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佳作示例

扬优除劣,为我所用

——互联网利弊之我见

文/褚静仪

江流日夜,日新月异,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诚然,它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弊端亦不可忽视。我们应全面看待互联网之利弊,让其为我们所用。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不仅成了沟通人们的桥梁,更成了跨越时空的巨大信息库。人们从中各取所需,为生活提供了无数便利。无论是疫情期间对援助物资的精准调配,网课在全国大规模地开展,还是健康码的投入使用,都无不依赖于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美好,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慢慢地失去了亲身实践、踏实做事的诚心。我们在小红书上查旅游攻略,去别人喜欢去的地方,不再亲自寻找独特风景;我们在作业帮上搜索答案,照搬别人的解题思路,不再主动思考;我们在知乎上学着别人的成长经验,走别人的老路,却忘了成长本是自己跌跌撞撞闯出来的奇迹……或许没有互联网,我们会活得更加精彩——就像徐霞客,可以“说走就走”,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就像王贞仪,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苦心钻研,为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像陈独秀,摒弃前人的“经验之谈”,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创救国的新路……他们自主、自立、自强,不像现代人这般如此依赖互联网,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但时代所趋已不可逆转,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带来弊端,就连同它的优点一同抹杀。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不在于互联网本身,而全在于我们自己。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拥抱互联网,让其为我们所用。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控力和辨别能力,不为互联网所惑。袁隆平院士生前因一套豪宅被某些媒体指责贪财,可真相却是国家奖励给袁老一套豪宅作为科研奖励,结果袁老用这套豪宅做了实验基地……不少网友在真相曝光前一味跟风辱骂国士,鲜少有人愿意冷静下来思考这些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这不正是人们过于相信互联网上的信息、毫无主见的表现吗?唯有不为网络信息所惑,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和辨别能力,互联网才能真正为我们助力,为我们所用。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互联网的前景无疑是一片光明的。但要做到扬优除劣,让其更好地助力人们的生活,仍任重道远,且责任在你我。

点评:这篇文章有以下亮点:首先,立意深刻。作者全面、辩证地阐释了互联网的利弊,尤其是从“诚心”的角度来论述互联网的弊端,令人耳目一新。其次,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作者先言互联网的利弊,再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互联网本身,而在于使用互联网的人,接着又从“怎么办”的角度进行阐释。再次,关注时代,联系实际。如文中所举的疫情期间物资调配、上网课,以及袁隆平院士被无良媒体指责等例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最后,行文体现了逻辑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文采,彰显了作者的写作功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