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盛锦云/ 张红

时间:2024-05-10

05

盛锦云

满头银发,眼神清亮,英文流利,已经85岁的盛锦云从医已经整整60年。作为有着“北陈南盛”(“陈”指陈育智)美誉的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盛锦云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专业领域,看病、授课、做研究,甚至还做起了网络直播。2019年10月24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开幕式上,盛锦云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的称号。

盛锦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研所,后又响应国家号召调到甘肃工作。在那个极度缺水的贫困地区,淳朴的乡亲们改变了盛锦云的人生观,让她认识到医生就该为百姓服务。在甘肃,盛锦云曾经在手术期间为患者献血,曾经用嘴帮食管堵塞的孩子吸出异物,也曾经徒手从孩子肛门里抠出堵塞大肠的瓜子,还曾七天七夜抢救一位重度脑膜炎患者。盛锦云说:“我爸爸说医生要有‘割股之心,如果这个病人要你的肉给他吃了以后才能好,那就把肉割下来。我觉得一定要这样子做。”

作为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盛锦云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每天都有患者冲着她来医院看病。如今盛锦云每天接诊40人,她说:“我觉得只要我脑子清楚,不会看错病、不会开错处方,我就是要看,能看好一个是一个。”

锐评:关于行医,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经这样概括:“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我们从“最美医生奶奶”盛锦云身上,就看到了这种可歌可敬的医者仁心。

06

张红

2019年11月19日,在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名老年旅客突然反映无法排尿,身体感觉极度不适。听到机上广播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来,发现老人膀胱内有约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可能存在膀胱破裂的危险。

因为飞机上没有可以进行尿液引流的专业设备,两位医生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飞机急救箱的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等,临时组装了穿刺吸尿装置。设备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老人由于长时间膀胱膨胀,膀胱已没有张力。肖占祥对老人的膀胱进行了轻轻的按摩,但是老人仍无法顺畅排出尿液。

当时老人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张红做了个决定。“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张红对乘务员说完,转头就对着导管,用嘴为老人吸出尿液。整整37分钟,肖占祥从旁协助调整针头位置,张红则一口一口地帮老人吸出了近800毫升尿液,终使老人转危为安。

相关视频被发到网上后,张红获得了全国网友的点赞。对此,他表示:“做出这一举动实属有限条件下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出于普通医生的本能做出的行动。如果有什么感想的话,就是觉得普通大众应该相信医生,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敬畏生命,遵守誓言,牢记使命。”

銳评:如果一个人将高尚的精神注入个人职业生涯,就具有了一份超越凡俗并令人钦佩的情怀。如张红医生一样,职业就是天职,在危急关头忘我奉献,有创造性地发挥,使生命得以延续。他超越了平凡,超越了血缘亲情,为人所不为,能人所不能,他是擦亮职业崇高感的英雄。

写作点拨

唐代诗人苏拯写过一首《医人》:“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愿医者都有一颗仁心,也愿医者仁心能点燃更多人心。如此,则医者幸甚,患者幸甚,社会幸甚。盛锦云和张红的故事可以用于写作仁心、敬业等话题的作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