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

时间:2024-05-10

金苍

春节假期里,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成为春节档第一口碑电影。

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闪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电影颇具观赏性。

而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Ⅱ》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今年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而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其中上海、北京两地的比例超过20%。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与科学素养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一部电影能成为公共话题、激发公共讨论,也意味着这部影片有讨论的价值,更意味着观众对“中国科幻”有着进一步的期待。对于观众而言,对电影的评价,或许可以少一些哗众取宠、意气之争,多一些中肯建议、理性之言。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棒杀也不捧杀,如此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指出电影甚至原著的不足,也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才能让我们的想象力跟着小说、跟着电影一起激荡,迎接“中国科幻”真正的春天。

——摘自《人民日报》

点 评

《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本文作者开始了寻找答案的过程。在经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后,作者得出自己的结论:《流浪地球》的成功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影片中中国元素的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文化共鸣;二是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从中国科幻文学到中国电影的发展,都为《流浪地球》的火爆奠定了基础;三是当前文化背景下国人对于“科学”“未来感”的渴望,应运而生的《流浪地球》恰好抓住了这一时代机遇。文末总结全文,在理性指出《流浪地球》与科幻大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的同时,亦表達了对“中国科幻”的支持与期许,思维辩证,不偏不倚。如此一篇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时评文,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