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首次教学人机大战:教学机器人战胜高级教师

时间:2024-05-10

78名初中生、3名拥有17年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1名智能机器人,在经历4天教学之后,究竟是高级教师水平领先,还是智能机器人更胜一筹?2017年10月上旬,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智适应教育机构——乂学教育,在中华文明发源地郑州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大战,这也是国内教育领域的首次人机大战。

据了解,此次活动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进行,对照组由老师带领进行真人授课,实验组学生则完全使用教学机器人进行学习。他们分别在四天时间里对初中数学做针对性和集中性教学辅导,并以考试结果来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保证此次人机大战的公平公正,主办方共采取了五重措施来保证参加测试样本的真实有效,包括第三方出题、全程实时直播和录像、智能监控、学生录音备案等。

4天过去了,人机大战的结果显示:教学机器人全面碾压真人教学,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机器教学)完胜26.18分(真人教学),最大提分和最小提分两项上,机器组也分别高出真人组5分和4分。

机器人打败教师,意义并没那么大

在这场人机大战中,比拼的是人类教师更擅长教学,还是智能机器人更擅长教学。虽然结果显示,智能机器人获得了胜利,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比赛,价值与意义都并不大。它能说明什么问题?是人类老师该被淘汰了,还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变得越来越好了?

如果说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那么肯定不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能力为目的。就拿上述的案例来说,初中学生的数学测试,无非就是比谁能更快更准确地解答基本的代数题或几何题。但在智能时代,类似的计算能力,是无需我们去掌握的,这些由机器代劳就行了。

也就是说,这场人机大战带给我们的启示其实是:人类的教育方式需要进行变革。我们应减少类似的课程内容,转而更注重启发式教育,以激发或培养人类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获得,恐怕恰恰是现在智能教育机器人所缺乏的,却是人类教师所独有的技能。总的来说,机器人打败教师也许是件好事,它在给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机器人只能在教育中扮演协助型角色

智能机器人或许可以更好地评測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技能水平,可以聚集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知道哪些东西更适合学生练习、掌握,但却不能教育学生如何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相反,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和条条框框只会制约学生的创意源头和灵感来源。

智能机器人,归根结底只能在教育中扮演辅助型、协助型的角色。比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更公平的教育环境,可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价值。又或者,在某些领域,人类可以以机器为师,借助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从中获取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新思维和新逻辑。正如柯洁在与AlphaGo大战之后所说,AlphaGo帮助他打开了围棋的新世界。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可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关键要素,恐怕并不在于机器人的超级能力,而在于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人类可以触类旁通,并不断产生出新的想法,甚至是“疯狂”的想法。正是这些“疯狂”的想法,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成为人类不断开创新世界的钥匙。保持并拥有创造这些想法的能力,就是智能时代教育的使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