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厉千珞
食堂买面处是凭卡取面的。卡片正面是“牛肉河粉”或“鸭血年糕”的字样,反面便印些诗词歌赋附庸风雅。我便是在排队时,掂着卡片,慢慢背完了李后主的一阕《浪淘沙》。那是夏始春余的时节,黄昏,墙外泼泼洒洒地下着冷雨,正应了词里的那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恍惚间,我仿佛身处千年前,一宿春雨,梦觉惊寒。下一个瞬间我又回到现世,递出卡片换回一碗烧鸭米线。我吸溜着米线,想起蒋勋老师说这首词是李后主“对生命繁华与幻灭之间的最高的领悟”,若有所悟,但仍在似懂非懂之间。不过自此,黄昏时分的一碗烧鸭米线,便成了对李后主的独特注脚。
生活里,如此被食物注解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譬如冬日里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红薯小口啃噬,白气氤氲间,便会想起《围城》中李梅亭偷吃红薯的那一段:“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不由一笑,看来当高高在上的文学经典带上了几分烟熏火燎的人间气,亦别有一番韵味。于是把阅读嵌在生活里,便成了一种爱好。当同窗们敲着碗碟唠嗑时,我常常背身拿着一本书静静地读着。自知读的皆是名著, 又添几分自得,且希望别人也知道,便习惯于在读书时将封面立起来。
立着封面读书的习惯终结于某次运动会。赛事的间隙,别班一位女生来我班区域寻好友聊天,我偶一抬头,发现她正拿着一本川端康成的《雪国》。突然之间,我倍感失落,像被人硬生生抢去了某项“殊荣”一样:怎么除了我之外还有人也如此喜欢读书?读的也是这样文艺的书?
像要证明什么似的,我向四周望去,几个班级的座椅浩浩荡荡铺陈开去,此时一览无余。令人惊讶的是,如我一般趁着赛事间隙埋头读书的同学绝不在少数。搭着衣服的空座位,也鲜少有没放书的。而那些书让我愈发讶异,因为我认出了红底黄纹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水墨般晕染开的《小团圆》、大本的《郁达夫文选》……我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书,那时正好学到《赤壁赋》,所以我读的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重新翻开书,我开始寻找苏东坡的一封书信,我隐约记得里面有句话恰好能照应我此时的心境——失落早已变成了自豪与感动:谁说现在的高中生不爱阅读?这么多同学不正是在繁重的学习间隙里争分夺秒地阅读吗?我亦不过是其中极普通的一员罢了。
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那句苏轼写在《答李端叔书》中的话——自喜渐不为人识。我终于明白,读书是为己,何求人知?
从此以后,我读书时不再将书立得端正,不再盼着别人会因为我读着一本名著而对我另眼相看。如此,虽仍是在学习的间隙里争分夺秒地阅读,但心态上却从容、淡定了不少。我想,這也算得上是一种成长吧。
犹记得,幼年时曾邂逅一名年轻女子,她在公交站牌下读着一本厚厚的《文心雕龙》。彼时街上车水马龙,喧嚣无比,而她似乎圈起了一方宁静的空间。我走过她身边,不禁多看了几眼,心中满是敬佩之情。
现在想来,我对那女子的敬佩并不是因为她读的是《文心雕龙》,而是因为她已将阅读变成了一种习惯。正如如今的我,阅读已不仅仅是爱好,它是习惯,是豁然开朗的成长,是渗入生活的细小感动。这,便是对阅读最生动的注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