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我所有关于阅读的记忆,有很大一部分是藏在书店的。
最早是席殊书屋。
那是2004年,我在老家读小学一年级。从我家出发,经过菜市场,再过一条马路,就到席殊书屋了。书屋店面不大,书架和书摊挤在一起,让它更显逼仄。绕开那些教辅书,却能看到一座宝库——《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都排排站在那儿和我打招呼呢!那时我家小,没什么多余的地方放书。幸好书屋可以办借书卡,爸爸给我办了一张,我就隔三岔五往那儿跑。我喜欢坐在通往书屋楼上库房的小楼梯上看书,这里灯光很暗,但窗户透进明亮的天光。书屋里的人声都被墙隔住,虚化掉了,除了偶尔经过的店员,没有人能发现我在这里,这是我的秘密基地。我便常常挑三四本书,搬到台阶上一点一点看,看得晕晕乎乎,离开时陶醉得走路带飘。其实那时看了什么书,我现在几乎都想不起来了,可那种整个世界只有我和书的安心感与幸福感,至今还留在我心底。
四年级时,我转学到市里,阅读阵地便转移到新华书店。去新华书店要走二十分钟,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我每次都走得欢欢喜喜,在心里盘算一会儿到书店要看什么书。书店的四楼就是儿童区,这里都是儿童读物,可以坐在地上看,运气好的话,还能抢到皮沙发。我在这里读了《绿山墙的安妮》《小公主》《秘密花园》《小飞侠彼得·潘》等书,有时读得尽兴,太晚了急着回家,书又还没看完,我就会把书藏在书架角落里,留着下次再把它挖出来。但下一次去时,那本书往往已经被放回原处,有时还被别人取走了,让我懊恼不已,就会努力找出更偏僻的藏书地点。现在想想,我真是给负责整理图书的店员阿姨添了不少麻烦。
大学时我爱去青苑书店,倒不是去看书,而是去听讲座。因为学校离书店实在太远,路上得花一个多小时,我只在有非常感兴趣的讲座时去。有时去早了,就在一楼坐会儿,找本喜欢的书看得津津有味。《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长袜子皮皮》《水妖喀喀莎》和《人间草木》都给过我短暂而难忘的阅读时光。
我還去过很多书店。诚品书店、大象书店、陆上书店、几何书店、西西弗书店……这些书店常常装修得漂漂亮亮,角落有吧台,可以坐在小茶几旁,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书店也不单是卖书了,还卖明信片、书签、香包。但很多时候,书店里面看起来热热闹闹,看书的人却寥寥无几。每当这时,我都觉得很遗憾——那些书架上的书面对这样的场景,该有多寂寞啊。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有些无聊,便去附近商城的书店看书。走到童书区,就见里面满满都是小朋友。他们争那为数不多的皮沙发,没有座位就坐在地上,不时轻声问身边的同伴:“这部我看完了,下一部在哪里?”记忆开始倒带,在席殊书屋看书的我、新华书店看书的我和这些孩子的身影重叠,我几乎感动得要落下泪来。
我不禁在心里轻声说:“恭喜你们,孩子们,你们找到了书店最珍贵的宝藏。”他们当然是没有听到的,但有什么关系呢?知道一代一代的孩子在书店里找到珍宝、得到滋养,已经是最让人开心的事了!
丁之琳,江西省作协会员。因为相信童话所以书写童话,在脑袋里养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小家伙,抓到哪只就写下它的故事。故事散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友》《小星星》等刊物,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著有童话集《雪小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