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抓“点”列举个性解读 源“点”思考深化思维

时间:2024-05-10

梁磊

应对思想失误

(老生常谈,思想单薄,没有深度)

考场作文分数大多集中在40~43之间,究其根本则是他们能够找到關键词和核心词,但是就此的解读却深浅各异,表达观点时缺乏思辨,显得无条理、无深度,整体说来有如下三种情况:清晰流畅不够而显僵化滞涩;生动形象不足而现呆板僵泛;观点鲜明欠缺而附证以材料。

很多时候,考生表达上的缺漏实质上是立意方向不明确、思维无法深入导致的,他们只有立场而无观点。

什么是立场呢?立场是指很多人都持有的观点,由于这些观点具有同样的倾向性,于是被归纳为一种立场。什么是观点呢?观点则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综合体,前人未曾提出的。简言之,立场是“我们的”,观点则是“我的”。如何促使考生通过已观察到的现象或已有认知,形成个体独有的观点呢?

一、抓“点”列举概述,提升思维独创性

以题为例:

一个名厨烹饪了一份菜,不至于使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使人莫名其妙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生命的夭折。——钱穆《湖上闲思》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钱穆先生谈“美的生活”,是以物质与精神为分野的,“美”主要指精神上的充实、自足、境界。考场作文中,很多考生凭借直觉感受将其表达为“诗意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美的”“诗意的”呢?这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追问人人可有,得出结论至关重要!

切身见闻,即联系个体所见所闻谈所感所悟,如联系课文所学《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可将美的含意具体化。如:

归有光的那一篇《项脊轩志》,其中有云:“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如果明确感知到这种生活是美的,那么就要说清阐明它美在哪里。如“虽然他的家境是贫寒的,所读之书又大多是借来的,但这一种悄然中的‘诗意地栖居,无疑有着一种难得的静雅之美。”

在朦胧感知的基础上多一步明确的概述,抽象的“美的生活”就具化为贫寒生活中有着的“一种难得的静雅之美”,个性解读将取代空泛的议论。

同理,可延伸联想:

倘若将梭罗隐居于瓦尔登湖畔,三毛流浪到撒哈拉沙漠,海子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相似事例整合到一起,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美的生活源于尊重内心的选择,获得心灵的满足!

由此可以提供两种抓“点”深入思考的方式:其一,单一事例深入思考解读;其二,同类事例合并归纳总结,不但能充实文本内容,且结论会更有力度、更深入。

二、源“点”延伸思考,提升思维深刻性

大多数考生没有思维深入的过程,因此无清晰的行文思路,往往处于就事论事,空泛而浮于表面的论述层面,更遑论对抽象概念的个性化解读了!精准化解决思路延展问题就在于源“点”延伸思考。

以此文题为例: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近日在一则博客中写道:“立夏之日又来到杭州的西溪湿地……西溪也修了三条堤,定名福堤、禄堤、寿堤。”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思考?

若将个体思考与马老的思考比对,会发现马老不但思考这现象的成因,明确个体想法,甚至思考其背后的指向意义,博客原文如下:

我听了有些诧异,询问由来,答曰:群众投票,专家敲定。【谈现象】我知道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文化一定会向世俗低头,但也没想能低得如此深刻。【点成因,深入思考背后的心理取向或文化取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稍雅一点儿的有“松竹梅”,再雅一点儿的有“风雅颂”,起什么名不好,非得福禄寿吗!【提想法,直觉式】其实细一想,禄不如福,福不如寿,作为堤名实为不妥。栽几棵古松——松堤,种两行新竹——竹堤,移一株老梅——梅堤,配以故事,让多年以后的子孙不再向往福禄寿,而是向往松竹梅。【深入思考,明确意义】

紧抓某一现象深入思考是有其思考走向的,明确思维的深入路径:

谈现象——点成因——提想法——明意义

当然,为使思维得以拓展不致僵化,可以在审题时明确个体的疑问方向,如: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危害?相关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反思?……

只要凝视生活现象,总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顺此提问并不断主动探究得出个体的独特认知,哪怕浅薄稚嫩,仍是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