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时间:2024-05-10

曾克任

不管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都是特定环境下的结果。彼此间的恩怨并不深,只是有点小过节就应以德报怨,方能显出胸襟宽广,赢得别人的赞赏。反之若双方的仇怨十分深厚,就不应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了:若两个人有杀父之仇,难道被杀了父亲的人还应该放下心中的仇恨与仇人结为朋友吗?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了。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若心中之恨不除,又岂会成佛?怕只会成魔。

前几天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方丈要派一位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和觉尘之间来回斟酌,打算几天后确定。觉醒和觉尘知道自己是备选人,都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过了几天,方丈宣布觉尘为取经人选。觉醒又失落又委屈,他心想,肯定是那天值班时睡觉的事影响了自己,可这是有原因的,他前一天照顾生病的觉尘整整一晚,才会犯错。很快觉尘高兴地上路了,可没过多久,觉醒就听说,那晚觉尘是装病,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第二天值班时出错,觉醒懊恼到了极点,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看穿觉尘的把戏。方丈找到觉醒,师徒二人坐在青草地上,方丈开导觉醒说:“徒儿与其一味地懊悔,徒劳无功,不如学会去宽容觉尘。”觉醒流下泪问方丈:“方丈,我该如何宽容他呢?”方丈说:“你闻你的鞋底是什么味道。”觉醒感到困惑,却还是闻了闻说:“青草的香味。”方丈悠然地笑了,说:“这就对了,你走在草地上,践踏了青草,可青草还是把香味留在了我们的鞋底,这就是宽容别人,即以德报怨。”觉醒顿悟。

觉醒和觉尘之间并无深仇大恨,觉醒因宽容了觉尘的过错而心情明朗。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不计较于一些小的矛盾,学会以德报怨,放下心中因仇怨而生的执念,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那么既然要以德抱怨,何以又要以直报怨?

有一次,一个弟子问禅师:“何为善?”禅师将弟子带到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男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弟子曰:“善哉!”禅师摇摇头:“非也,非也,放生,伪善耳;不取亦不放,方为真善也。”

当两个人之间的仇恨很深时,你要求其中的一个人以德报怨,不也是伪善吗?

有一段时间被拐女子成为最美乡村女教师受到大家广泛争议。1994年年仅18岁的打工妹郜艳敏被人拐卖到大山里。她是大山里学识最高的人,成为了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虽然经受生活的折磨,但郜艳敏还是以坚强的品格、执着的信念投注于山中的孩子们身上,2006年她入选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经历被改编为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但电影中一些剧情与现实大相径庭。人们因光鲜亮丽的外表而忽略了其本质的黑暗。郜艳敏对待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难道就能掩盖掉她所遭遇的不幸和不公吗?有人用了一个比喻:血胭脂——用人血做胭脂粉饰太平。

郜艳敏的怨来源于她的被拐,这是不能以德化解的事,纵使她在经历了万般折磨后不再怨恨也不能说成是以德报怨,只能说时间淡化了恨意。我相信若是可以,郜艳敏也一定想以直报怨,将拐卖她的人送入监狱。

何以以德报怨,小事耳;何以以直报怨,法、道、常情也。

相关链接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则: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德:恩惠。怨:仇恨。直:坦诚。

有人问:“用恩惠来回报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那么又用什么来回报恩惠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惠来回报恩惠。”

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的问题,我们需要看待在哪个领域发生,当事人的态度如何。在司法领域,没有谁有资格说以德报怨。司法是公正的,无关宽容,无关报复,只以公正为唯一考量,只以法律规定为唯一标准。郜艳敏事件,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妇女儿童拐卖问题的一个展现。因为长期以来的漠视和打击力度不够,才使得这样一种明显的违法现象被人们视而不见,使得人们在郜艳敏的身上只看到了她的奉献,却没有看到她的苦难和做教师的无奈之举。李杨导演有一部电影叫《盲山》,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作者提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是一种宗教,上升到宗教高度的宽容“德”和司法程度的“直”没有可比性,不在一个维度。凡涉及司法领域,都应该以直来衡量。至于其他,以德或直,都应按当事人的意愿,旁人無可置喙。我们常说以德报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圣人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