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例谈文言文深度解读的三个切入点

时间:2024-05-10

众所周知,深度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那些隐涩难懂的字词释义,更要让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深度对话,体悟古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品文悟情的效果。笔者以为首先就是要寻找精致的课堂切入点。好的切入点往往十分隐蔽,躲藏在文言文文本的某个角落,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努力去探幽寻微。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有助于深度解读文言文。

一、从细微点切入,抠文嚼字

古人有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言文阅读教学,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即抓住一些容易忽视的字词入手,敲骨吸髓式地品味咀嚼语言。当然,这里说的咀嚼语言,并不是指对字词的浅层理解,而是要挖掘出其背后的丰富内涵。

1.抓住表数量的词语。

如《三峡》中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七百里”实为约数,三峡实则只有193公里,而折算写成700里,极言其长。这么扩大地写其实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如此为行文而造势,就是为了使巍峨山峰连绵不断地呈现在读者的想象中,以此为切入点,课堂伊始就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气势磅礴,壮丽山河的画卷,后面的解读就顺势而为之了。

如果说,“七百里”是數量词的扩大形式,那么“邹忌修八尺有余”,则应该是数量词的缩小形式。战国时期一尺大概23厘米。邹忌修八尺有余,也就是大概185厘米。这个高度在当时足以称的上高大了吧,再加上其“形貌昳丽”,所以邹忌美男子的形象并不为过。由此引入下文比美悟理的情节,也就很自然了。

这表示一长一高的两个数量词,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仔细推敲,很有嚼头,满齿留香。

2.抓住表时间的词语。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开篇首句:“元丰六年十月十日夜”,一直以来都未引起大家的注意,但细细嚼之,发现也是嚼劲十足。金秋十月,这是一个秋末冬至的时节。到了夜晚,天气寒冷,内心难免惆怅不适。再加上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内心苦闷亦无人诉说。此时此刻自然寂寞难耐以致难以入眠。单“十月”一词,足可窥见苏轼当时内心世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开篇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时间性的词“崇祯五年十二月”指的是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而张岱写此文时明朝已灭亡。但张岱为什么还是采用明朝的年号呢?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借助背景资料深入解读文本。不难发现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这篇山水小品之中,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品析语言是文言文阅读课的特质,它是走近作者、深入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必经之路。正如韩军老师所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言”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抓住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时间性字词咬文嚼字,细细品味,由浅入深,并以此为切入点,沿波讨源,从而品味真情,领悟深意。

二、从矛盾点切入,援疑质理

矛盾点指的是文言文中存在的前言不搭后语、答非所问,或其他与文章整体表述不协调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让人疑窦顿开,产生强大的思维冲击。抓住这些矛盾点切入,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能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

细读现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笔者发现如下文本中就存在这样的矛盾点:

1.前句与后句的表达有冲突。

《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素琴弹出的是音乐声,丝竹亦指音乐。可为什么说可以调素琴,却又说无丝竹之乱耳?

释疑悟情:“素琴”是指不加任何装饰的琴,带有一股清幽淡雅、宁静悠远的气息。可见刘禹锡抚琴弹唱是自娱自乐。这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而“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助兴时的音乐。由此可见,刘禹锡不喜欢的灯红酒绿的奢糜生活,所以真正“乱耳”的不是“丝竹”,而是隐藏在“丝竹”背后的浮华腐败与堕落。好一个安贫乐道,志高情洁的刘禹锡!

2.整体描述与个别字词不协调。

《答谢中书书》仅68字,但却囊括古今,兼顾四时,笔走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言尽风光天下之独绝。但“猿鸟乱鸣”中“乱”似与绝美画面不符,打破其意境。

释疑悟情:猿鸟乱鸣”之“乱”看似“杂乱”而“无序”,但细究却发现它是褒义贬用。猿鸟因无拘无束而自由欢鸣,这种无序是生命最自由的体现。同时众音齐鸣,尽显其生机勃勃之情态。如此,恰巧印证了陶弘景遁迹山林,娱情山水,在自然美景中怡情悦性,寻求精神解脱的思想境界。

3.前言不搭后语,答非所问。

《湖心亭看雪》中“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何答“金陵人”。

释疑悟情:“客此”,表明金陵人与张岱一样都不是杭州人,都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不记姓氏,而突出“金陵”。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时定都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在此,问姓氏而言明朝之留都,深沉的故国之思呼之欲出。可见,此处并非词人误笔,而是其中另有深意。

对矛盾点的解读过程足以让学生在思辨的同时,探寻到文本最深处,从而得以窥见作者的思想内核。我想,这才是深度解读文本应该有的模样。

三、从对比点切入,求同辨异

比较阅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从对比点切入,求同辨异,对文言文的深度解读大有裨益。

1.汉字演变对比,助力解读。

古人造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我们的汉字是一个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汉字形成伊始,大都是象形。由此将汉字演变引入古文教学,极具直观性,对学生理解字义,悟情明理,常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关于“走”与“步”的解读。《送东阳马生序》中“走送之”的“走”,《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的“步”。对这两处出现的“走”与“步”,笔者就从汉字演变对比切入进行深入解读。

请看:

“走”字的甲骨文是 ,学生凭直观就能判断这是一个摆动双臂在奔跑的人。在此基础上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走”在古文中就是“跑”的意思,作者深恐逾期而不敢怠慢,看完就马上跑着归还的急切情态。一个“走”字,尽显宋濂年少时读书之苦,以及诚信良实的秉性。

而“步”字是由“两只一前一后的脚”的甲骨文演变而来。特别是“步”的金文很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了:这是一个人在缓慢走的情态。当时苏轼被贬闲置,去承天寺寻张怀民,两人月下漫游,步履舒缓。这里的“步”字呈现出的是当时苏轼与好友赏月的闲适与畅达,这恰好印证了此文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之“闲”一词!

这一急“走”,一缓“步”,情态分明,意蕴悠远。我想通过这样的对比解读,学生对“走”与“步”的不同理解应该是铭刻在心了吧。

2.内外勾连对比,深入剖析。

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发现有这样的一个对比点:

文中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联系课外,柳宗元的《江雪》,也有相似情境的描述。两文中的“独”字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张岱的“独”字,意蕴丰满。当时舟子亦一同前往,怎可谓“独”?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这是作者目中无人。实际上,这是作者独立遗世情怀的体现。作者痴情山水,醉心于“天人合一”的苍茫雪景,这是一種清高脱俗,是一种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只有这样的雅士,才会“是日更定”而“独往湖心亭看雪”。而舟子,一介俗夫,怎能有此思想境界?此处谓“独”,情理之中!

柳宗元的“独”呢?先看《江雪》这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首藏头诗。四句的第一字组成的是“千万孤独”。景凄清,人孤独。柳宗元当时被贬永州,心情苦闷,千万孤独之情难以遣解。正可谓“景为情生”,此诗柳宗元是要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与忧闷难抑的苦楚。

两个“独”表现的内涵截然不同。通过课内课外,勾连比较,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走进文本深处,探寻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我们说,文言文的深度解读绝不是信手拈来,随意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从教者用敏锐的视角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而切入点往往细微而隐蔽,在教学中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慧眼独具,“思载千里,视通万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从文字表层逐渐深入到文本内里,最终挖掘出作品的意旨精髓,从而助推学生品文悟情,进入文本深水区。

陈莉,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