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个问题的三重解读

时间:2024-05-10

历来写鸟的作品并不罕见,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却并不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这一小品中的《鸟》被认为是这类散文的典范。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收录。在这篇作品当中,虽然是以“我爱鸟”开头的,但是在写爱鸟的同时也写了悲鸟,正如有研究者所说: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的是鸟失去自由,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精辟洞察。纵观全文,又以写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从而给了人们以深深的启迪。[1]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启迪,需要认识到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与作为学生的阅读,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提出更加直白的问题,而循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课文,也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课文解读空间。

一、一个来自学生的问题

有一次有一个学生问笔者这样一个问题:鸟,应当如何爱?

笔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根据课文阅读的直接感知而提出的问题,事实证明学生也确实是在阅读了几遍之后,再回到课文刚开始的那一句“我爱鸟”,然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对于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答案往往是趋同的:真正的爱鸟不是将鸟锁在金丝笼里,而是应当将他们放归蓝天。这种近乎标准答案的回答,实际上已经不能反映学生内在的思考,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种回答已经是模式化的结果了。甚至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也有可能会做出这种直觉性的回答!

当然这里做出这样的阐述,并非说这一答案不对,而是想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未经审视的答案,不能算是真的答案。可以说教材编写者也注意到这一点,因为《鸟》是被选在了“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单元,这样的安排很容易让语文老师误以为本文只是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写鸟,因此教材编者在文本前面有个预习提示:“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2]上面这个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想到什么深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学生已经不满足那一模式化的答案,她需要的是更具“深刻性、贴近生活”的答案(学生的原话)。

如果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都有着这样的思维触角,那立足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需要,自然也就应当驱动教师去对课文作出更加深刻的解读,而这个解读大门的打开,就可以以上述这个问题作为钥匙。

二、一个面向学生的问题

鸟,应当如何爱?——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阅读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学,教师应当具有学生立场,应当面向学生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及相应的解读过程。

毫无疑问,当把《鸟》引入课本的时候,首先是让学生读出用典雅动人的语言所描绘出的鸟的和谐悦耳的声音、美丽可爱的外形,从而让整篇文章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去读懂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理解,以及对鸟的喜爱之情。[3]但是仅有这样的理解又是不够的,今天的课文解读追求的是个性化解读——強调个性化解读并不是否定共性解读的意义,而是强调在共性解读的基础之上,应当有属于学生自己的认识。而这一定建立在对课文的细致解读基础之上。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朝廷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这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其后又有“鸟的形体”的描写,这样一大段关于鸟鸣的描写,可以帮助当下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构造起一个关于鸟的且颇有美感的鸟的想象表象。

在这其中有关键的一句: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作者在批判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时,坚定着自己向鸟本身的回归——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也就是“很单纯的”“爱好”,甚至还更加直接的说“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在这样的词语背后,又如何去理解“爱鸟”呢?又如何回答“鸟,应当如何爱”这个问题呢?

面向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意义建构。具有“深刻性、贴近生活”的对鸟的爱,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爱是指向鸟本身,还是指向鸟承载的意义?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笔者以为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纯粹。对鸟的纯粹的爱,意味着不对鸟赋予任何人类的意义,所爱之鸟就是属于大自然的鸟!

三、一个向学生回归的问题

纯粹的爱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纯粹的“物”对于学生来说,兴趣远没有“意义”那么重要,学生更愿意徜徉于“意义”当中,而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某种慰藉。

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想强调上面提到的“纯粹”,因为纯粹意味着回归,回归意味着走向“根本”。思考根本的时候,学生与鸟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生命,当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理解另一个生命——鸟的生命的时候,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凝视,是人对鸟的纯粹的认识。这种认识只依托于鸟本身,包括鸟的声音与外形,包括鸟的一举一动,在这样的视角之下,对鸟的爱虽然没有了“意义”的外衣,但却有了对鸟本身的最质朴的情感。这个时候再去理解课文中的另一段描写——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跳荡得那样轻灵……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就可以发现这段描写最大的特点是赋予了鸟一种最自然的动作,于是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当中也就灵动了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对鸟的认识更写实。

没有写实作为基础,片面追求写意是没有意义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固然能够满足初中学生某个时刻的精神需要,但情感还应当深沉一些,深沉的情感或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沉浸在学生的内心当中,却可以成为一种一颗萌生出丰富情感的种子。这个时候再来回答“鸟,应当如何爱”这一问题,就应当有一种回归的思路,这个回归是向学生生活的回归,也是向学生内心的回归。也就是说,“爱鸟”就只是“爱鸟”,并不掺杂其它任何因素,也不需要其它任何理由,当学生眼中所见之鸟充满生命活力的时候,当学生心中所想之鸟自由自在的时候,当与人相处的鸟不再“苦闷”的时候,这种爱就是自然的、纯粹的、没有任何功利意义的。

纵观全文,可以解读到文中凝聚着作者对鸟的虔诚深爱之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意蕴,这是文本能够动人的根本所在。[4]而在感动读者的过程中,一个“鸟,应当如何爱”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印证着文本解读的深刻性与多元性,而无论是深刻还是多元,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面向学生,只有当文本与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文本解读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说文本解读不能脱离学生而去监督所谓的意义,立足写实,追求写意,或许更应当适合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魏洪丘.人生的况味 朴雅的风格——梁实秋《鸟》赏析[J].名作欣赏:中旬,2011(11):90-92.

[2]熊芳芳.自由之魅 生命之美 存在之思——梁实秋《鸟》品读[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12):48-51.

[3]徐少纯.梁实秋的《鸟》主题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9(15):65.

[4]侯守斌.雅致、轻灵的风格 闲适、恬淡的情趣——析梁实秋的《鸟》[J].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7(2):41.

梁如,浙江省宁海县跃龙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