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味语言,探寻文本解读新途径

时间:2024-05-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指导学生展开文本解读的时候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要重点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入手解析文本,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体会文辞之妙,进而提升文本解读的能力。

一、插入背景,拉开情感闸门

在引导学生展开文本解读的时候,很多教师常常机械化地引导学生从结构、语言、表达方式这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这样的文本解读千篇一律,学生缺乏兴趣。教师要注意将各种零散的知识碎片串联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作品中的情感,当学生在解读语言、结构产生困扰的时候,就可以适当插入背景信息,启迪他们的智慧,促使其和作者形成共鸣,进而拉开情感的闸门。

在学习《老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能展现老王生活艰辛的词句,有学生找到:“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一句,但是同时也提出了问题,不明白老王为何一定要将三轮改成运货的,不能载客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教师就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认识到原来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人们认为拉三轮的是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所以强行取消了载客三轮。在了解了这些后,学生就明白了老王的遭遇是特定时代带来的悲剧,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的情感:“结合背景信息,大家能否说说这个句子中‘只好两字蕴藏了怎样的意味?”学生认识到“只好”两字展现了老王的辛酸和无奈,体现了他的痛苦,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和老王形成共鸣。

作品的背景信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为学生架设起他们和文本之间的桥梁。学生会发现,结合作品的背景进行分析,那些看似平淡的语言中也蕴藏着深沉的表现力。

二、联想比较,品析笔法精妙

学者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在学生解读文本语言的时候教师也要引导他们展开联想比较,促使其体会作品文本的妙处。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旧知识,然后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对比,进行知识点的碰撞,进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感悟。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富有意境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词句的时候展开联想,体会作品的巧妙之处。教师让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词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然后展开想象,思考作品展现了怎样的意境,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有学生提出:“在这里作者将济南比喻成了一个孩子。”教师尝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春》中,作者将春天比喻成了刚落地的娃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而在《济南的冬天》中,作者也将济南比喻成了婴孩,他又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将已有知识融入到对比分析中认识到:“刚落地的娃娃展现出‘新,说明作者对春天有着亲切喜爱之情。那么在《济南的冬天》中,作者也对济南有着亲近的情感,所以才将它比喻成摇篮里的孩子。”

在对比联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为丰富,也能透过文字体会到蕴藏在其中的深刻寓意。同时,这种方法也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让他们提升新鲜感,从而促使其激发注意力,发展思维能力。

三、替换修辞,发展品读思维

精美的作品常常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教师也常常会引导学生判断作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这种程式化的品读常常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他们对修辞的品味也不够贴切,也无法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修辞句,替代掉课文中的词句,然后对比分析,看看效果如何。这样能促使学生突破自己的品读思维最近发展区,提升读写综合能力。

《春》一文中有不少精美的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其中的某些修辞手法替换掉,然后思考自己的作品和原文有什么差距。如围绕“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教师引导学生也创作比喻句,形容春雨,替代掉原句。如有学生尝试创作:“春雨好像婴孩细细密密的头发,给人若有若无的感觉。”教师启发其思考:“你的修辞句中也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展现了春雨的密,那么你看看原文中是如何写的呢?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入手形容春雨呢?”学生发现作者用“牛毛”展现春雨的“密”,用“花针”展现出“亮”,用“细丝”展现出“细”,这三个比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而且还给人简略紧凑的感觉。由此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比喻句还有不足之处,显得比较单薄,需要进行调整。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在替换修辞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入地对比分析字词,从而调动他们品味语言的积极性。

四、探究矛盾,发现未见未发

在学生品味作品语言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文本中有不合规范或者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常常展现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并尝试将其化解,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品味词句的意蕴,在平淡中感受文章的情趣。

《老王》中涉及的时代背景和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要把握住学生认知中的矛盾点,加以引導,促使他们展开讨论。如有学生提出困惑:“文章中提到载客三轮被取消,所以老王只能将三轮改成平板三轮,三轮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方便和便宜的交通工具,为何当时要取消载客三轮呢?”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门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还不够了解,教师给其推荐了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各种观点。学生认识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认为坐人力三轮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这种极左的思想影响了当时的人们。在了解了这些背景信息后,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那么作者为何要写老王的故事呢?作者怎样展现了老王的善良和厚道,最后为何要写自己感到愧怍呢?”这促使学生更好地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学者曹明海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矛盾处,发现学生未见和未发之处。在探究矛盾词句的过程中,学生能从平淡的语句中感受到巧妙之处,提升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样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紧凑、生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也会不断激发,品读能力有所提升。

五、读写结合,内化语文素养

品味语言不能孤立机械地展开,而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阅读既要重视吸收,也要重视表达,要完成意化和物化的双重转化。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让他们在品读感知有韵味的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句子和段落,从而强化语言感悟,并内化语文素养。

在教授《背影》一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父亲买橘的片段,感受作者朴素隽永、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动作细节,说说作者如何选择动词,怎样生动地展现父亲的形象。此后又引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尝试回忆自己的生活场景,找到展现亲情的段落,思考如何用细节描写展现出亲情的伟大。如有学生也写了父亲的背影写的是父亲在深夜加班回家,害怕打扰到熟睡的孩子,佝偻着身体,蹑手蹑脚地前进,而这一切正好被醒来的孩子看到,孩子从这背影中感受到了成年人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父亲宽厚的肩膀上承载的家庭重任,同时也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在这样一番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如何用平淡而包含深意的语言展现出生活中的场景,体现出父爱的深沉,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品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语言内化。在阅读和写作整合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揣摩作品的韵味,并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找到文本解读的新途径,避免枯燥乏味的分析,而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背景,组织学生展开想象、替换、辩论、读写等各种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品读策略,促使学生享受悦读,让他们体会语言的精髓,把握作品中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静.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J].格言(校园版),2021(6):58-59.

[2]梁定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6):23-24.

韩安娜,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