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三重对话”视角解读“木叶”意蕴

时间:2024-05-10

“对话阅读”是叶圣陶提出的教学理论。他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不仅会和作者会面,并能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文本的过程,应该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是读者、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动态过程。但是,长期以来,基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存在教师挖掘教材不深、学生思考浅层化、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与展示等阅读教学浮于表面的问题。“三重对话”课堂教学改革正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次新尝试。

“三重对话”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的简要概括。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文本、教师”三方展开两两对话或者多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作品的个性化体验和创造性解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著名学者、诗人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揭示了“木叶”这一意象“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的原因。但由于林先生旁征博引,也带来了阅读的难度。基于高一学生对于诗歌知识积淀不足,对文本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课前需要印制相关预习材料,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以“三重对话”视角解读“木叶”意蕴,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三重对话”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引用这句话,说语文教育的目的,整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好。“三重对话”课题突出“读者”,也就是语文教学中“学生”这一因素,特别关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为一篇文艺随笔,《说“木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它的论证结构是学生学习之初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全文总共有七个段落,通过把握关键概念,能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1.举出一种文学现象:诗人们钟爱“木叶”。

2.解释“木叶”就是“树叶”。不用“树叶”而用“木叶”,自然也不是为了洗练。

3.要想解决疑问需从“木”字入手——我们要从“概念”走向诗歌的“形象”思维中。

4.“木叶”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5.说明“木”为何会有第一个特征——语言暗示性。

6.“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形象的因素。

7.“木叶”与“树叶”概念虽同,而艺术形象相差甚远。

在对文本的“整体理解”环节,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对文本结构的梳理,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而在“学以致用”环节,则主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之后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内容:小组讨论,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在诗歌中并不少见。你能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吗?试从“花、草、梅、水、雁、酒、月”中选取一词进行讨论,并给出分析。

此教学设计既具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行为不仅仅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联,还意味着在读者与读者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阅读也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小组间的交流,这也是关注学生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由于班级同学的理解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思辨能力和评价评判能力也各不相同,学习任务应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展开探究。《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需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二、“三重对话”运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突出个性化解读文本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三重对话阅读课堂构建与实施”研究,注重教材文本解读的深入性与个性,阅读课堂构建与实施策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多角度品析文本。

一般来说,《说“木叶”》一文的教学设计都会对“树叶”“木叶”“落木”这三个意象进行详细的解读,加以明晰的区分,从而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这一主要内容。“三重对话”更加强调“于无疑处生疑”,进而突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在《说“木叶”》一文中,文本对“落叶”着墨不多,只在第3段写道:“‘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落叶”这一意象产生了误解,常常认为“落叶”这个意象太俗了,不值得玩味,所以是“一般的形象”。其实,“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课文已经指出:“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对“落叶”意象的探究,便是“立足文本,又高于文本”的“三重对话”教学理念的体现。

深入挖掘“木叶”意象,还可以探究其流变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体现。拓展开去,作品的意义是由文本本身和读者的创造决定的,即文本本身具有一种召唤结构,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阅读提供了若干种潜在形态,影响着读者的阅读理解,同时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去理解、接受、完善文本的意义。深入与文本对话,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对逻辑思维比较忽略,在“三重对话”课题研究过程中,在处理“三重对话”关系时特别注重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在表述时也特别注重把握语言表达的逻辑规律,对学生的培养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者在主人公形象上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木叶”是湘夫人,木叶的特质符合她迢远有情深的性格特征;“落叶”是年轻少女,以饱含水分而又繁密的叶子写出青春少女的活泼可爱;“落木”是老年男子,写尽了他饱经沧桑后穷困潦倒的形象特征。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和个性化的解读,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探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结合相关材料,如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以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则对文本具有更深入解读。

三、“三重对话”阅读课堂的构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易于操作的阅读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是读者之间的对话,既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重对话”践行这一理念,强调教师要降低身位,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又不能过多主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教师要以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心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阅读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与方法要更灵活,既可整合文本进行单元专题教学,也可以针对一个训练点进行突破教学,既可以研读教材文本,也可以研读课外文本,更加提升了对教师的要求。

《说“木叶”》所在单元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单元以“探索和创新”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动机、过程与方法,同时激发探索意识和理性精神。在这一单元中,《说“木叶”》作为一篇关于古典诗歌的论文,观点明确,引例丰富,层次清晰,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无论是对“创新”这一专题的把握,还是对“论文”这一形式的导读,都是教师在语文活动中的价值所在。解读“木叶”意蕴,可以采用如下在“三重对话”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三重对话阅读课堂构建与实施”就是叶圣陶对话阅读教学教育理念的体现。真实意义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三者构成的“三边”活动的整体,这“三边”中,作者潜在于文章之中,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发生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真正的阅读教学课堂也必定是由“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共同构建的“三重对话”的课堂。根据文本特点,遵循阅读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让教师有章可循,让学生有法可依,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是“三重对话”教学改革的教研意义。正如笔者《说“木叶”》所言:

说“木叶”

袅袅寒意秋风起,相思的人不语。

洞庭波兮木叶下,只为他人牵挂。

落木千山天远大,流浪在外天涯。

无边落木萧萧下,穷困潦倒不怕。

云间月,叶中华,诗中之景相连。

木叶下,江波连,题外之意暗含。

九月砧,催木叶,凉风阵阵心碎。

木叶下,秋云飞,情思绵绵落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6.2.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06.

[本文系山東省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中语文‘三重对话阅读课堂构建与实施”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XY1124]

田刚,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