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语文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深入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思想内容进行品悟就是文本细读。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的解读,更离不开文本的细读。文本细读,需要借助文本呈现的语言文字结构去发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次意蕴,语言是文本细读的媒介,发现是文本细读的桥梁,追问是文本细读的路径。文本细读就是反复、仔细、琢磨地阅读,就是深入地、细腻地、真切地诠释。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言、细节和语境三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引领学生在细微处发现文本的张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文本细读时“披文入境”,将文本细读进行到底。
一、咀嚼文本语言,挖掘文本细读的深度
文本的表达是一种语言艺术。文本细读就是要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玩味语言、琢磨语言、体味语言。语言是文本的载体,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是解开文本密码的钥匙,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都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和关键字词和标点符号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慢慢地咀嚼语言,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是文本细读的必由之路。
例如王崧舟老师在他的经典课例《慈母情深》中,就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了“塞”这个字眼,我们来看教学片断:
师:母亲为什么不伸懒腰?不喘气?不休息?
生:为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生活、读书!
师:母亲,你已经干不动了,为什么还要拼着老命工作?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齐读!
师:母亲在那样的环境下,那么辛苦的挣钱,而当我向母亲要钱买书时,母亲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教师多媒体出示文本句子:母亲却已经把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这句话中哪个字最重要?对,是“塞”。母亲是怎样的“塞”?
生1:迫不及待地塞。
……
师:是啊,母亲是想让我多看书。请同学们带上刚才的感觉来读这个句子。
师:这哪里是钱啊,是……
生:是母爱
生:是劳累
生:是生命
……
师: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慈母情深”,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伟大,我的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哪里攥的是钱,分明是攥着母亲的(爱、希望、心血、汗水、生命、温情),攥着母亲的伟大情怀。
再如,在学习《船长》这课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三次咀嚼语言,细细品味文本,引导学生获得深度的理解,首先抓住了“涌”字,并和“流”作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涌”字表现出的水流速度之快,水流的流量之大,把学生不自觉地带入到文本创设的“险”境中;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不可开交”这个词语,让学生感悟轮船遇险后的慌乱场面;其三是抓住“井然有序”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认识到轮船遇险后由“乱”到“序”的根本原因在于船长的有效指挥。这样在揣摩关键词中带领学生走进语境,让他们体悟船长最为精彩的语言。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然后再回到语言,反复地回往。”咀嚼文本的语言、细读文本的语言,是读出文本的关键点。在咀嚼推敲文本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语言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二、创设文本情境,增加文本细读的温度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感性认知的过程。因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是感性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好处于感性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直觉形象大于逻辑推理,情感体验优先于理性把握,所以在创设情境教学时要通过音乐、表演、语言等手段,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艺术。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本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促使学生产生感性体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长相思》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在张维良的《天籁箫音》中范读全词,让学生在《琵琶语》中展开想象,进行写话。又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以深情的朗读诗歌《你是这样的人》中导入,这不仅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有效补充,在这节课的升华部分,播放轻音乐《银色的月光下》,让学生走进周总理的心里,写下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在课文的最后,播放电影《周恩来》片断结束本课,这一刻,所有的语言都化为对总理的情感,师生无不为之感动。
其次,通过表演来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角色表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演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借助富有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内心的体验,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我采用了现场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构了文本中两个小儿辩日的情境。由同位辩斗到小组辩斗,由师生辩斗到全班辩斗,语速逐渐加快,情绪逐渐高涨,课堂节奏层层递进。在辩斗中旁白也是不断变化的,都能折射出教师对整个文本的细读程度,也反映出了学生对文本细读的效果,通过辩斗延伸了文本的长度。
最后,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李吉林老师曾指出:“用语言描绘情境,要求教师对某一情境作具体描摹去揭示形象,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抓住生动具体的形象,营造一定的课堂情境。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传递的愁绪,我整节课从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入手,把诗歌中的景物一一呈现,例如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通过语言意境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使学生更为轻易地走进诗歌创设的艺术意境中。
三、体会文本语境,分析文本细读的韧度
语境是语言产生的意义源泉,决定着文本的意蕴内涵和笔力走势。语境是打开文本的钥匙,把握语境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对文本产生认知的过程。立足文本的整体语境,对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王崧舟老师认为:“文本细读的视角是语言文字运用”,重点是发现文本的奥秘,确立语文教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长城》这课的时候,就把这篇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定位在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结构上。基于文本隐藏的“奥秘”——确立文本语文核心价值的依据——确立文本的语文的核心价值。抓住关键词从语文的特征出发,分析文本,分析文本独有的个性,思考在结构上“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写法,设计了以下教学构思:围绕“见闻”展开教学——围绕“联想”展开教学——围绕“见闻和联想之间的关系”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思考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进行读写结合。基于这样的教学流程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围绕“见闻”展开教学,分析了作者的见闻以及见闻背后的思想,反过来从文本的思想出发,体会文本語言;接着围绕“联想”展开教学,最后围绕见闻和联想之间的关系展开教学,运用读写结合的手法,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守边关的将士的不容易。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叙述走向写作。由此可见,立足整体,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节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在粗读课文以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每天九百多级扫上山,九百多级又扫下山,而他却说不累,是否是虚伪的?”这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我在上课的时候,抓住了学生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的整体语境,联系上下文老人说的话,展开讨论。通过细读第七自然段,学生感受到了老人扫路的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应该是累的;但是通过第十、十一自然段的描述,学生找到了老人身累心不累的原因。走入语境,就能体会老人这种“以苦为乐,苦中寻乐”的原因。立足文本的语境,充分发挥语境在文本中的力量,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文本细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深入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情境和整体入手展开细读,学生才能读出文本的深度度、感受文本的温度和分析文本的韧度,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自己的感悟,才能让文本细读在阅读中绽放光彩。
周小红,山东省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