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时间:2024-05-10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高中生正值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形成,能独立进行抽象思维了,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够自行解决绝大多数的阅读问题。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方向、以问带点(点拨)“搅动一池春水”,进而达到让学生自省、自悟的目的,这就要发挥提问艺术性的作用了。

一、巧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问题要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提问的艺术性才会体现出来,否则提问就失去了意义。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巧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充分研究学生。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态、兴趣爱好与生活体验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把问题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进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母爱是没有条件的,对于学生而言这不难理解,但是,父爱却是有条件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教师简单地提问,学生就会因为难以理解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但是,换个角度巧问一下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你们每天都与父母交往,大家想一想:父亲与母亲对待你们的态度与行为一样吗?表现在哪里?说明了什么?”这样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议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经过教师的引导,很容易就理解了“父爱却是有条件的”这句话的含义。

二、善问引领学生的探究方向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后,如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善于设计提问就可以引领学生的探究方向。

1.在需要学生保持注意力时提问

阅读活动需要学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但即便是高中生也不可能一节课45分钟都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小差、打瞌睡、闲聊这些现象不可避免。而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却需要长时间注意力的集中。一旦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形成了,学生就会自觉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欣欣然进入探究情境,这时候的阅读效率是最高的。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提问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或者发现有开小差、打瞌睡、闲聊现象时及时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例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或者是上一节课太投入了,还没有从那种数学的、物理的等问题状态中走出来,或者课间休息时的一个小笑话使学生还在那种娱乐状态中,这个时候学生就很难把注意力放在阅读教学上。对这些如果教师采取无视的态度就会使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语文课堂上。

2.在需要学生思维兴奋时提问

学生要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与寓意,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兴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领学生的思维达到兴奋的状态。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通过引导他们表达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一旦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教师就要适时地提出促进思维兴奋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要体现教学目标、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兴奋起来,才会体验到经过自己努力求索成功后的喜悦。

3.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提问

在阅读活动中,常常會出现由于对某一段内容或某几句话无法理解而导致的思维受阻现象,这时候,如果没有教师的介入,学生很难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于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据此提出可以化解问题难度的小问题,小问题的数量取决于问题的难度,这样,初始的问题要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后的问题要能让学生理解阻碍其思维发展的问题,这种铺垫式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顺畅起来,有效的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4.在学生生疑时提问

阅读过程中,有时候学生面对个别的问题会有一些把握不准的感觉,或者出现思维跃跃欲试却不知在何处发力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通过提问来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使他们积极踊跃地继续探究下去。在课堂上,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例如,在进行《祝福》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观察感觉到学生有了疑惑,那就是文中对祥林嫂外貌描写不止一次,而且每一次都不一样。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集中先看对祥林嫂外貌的几次描写,根据每一次在文中的位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到了,在外貌上祥林嫂不断发生着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呢?这样,学生就会把探究祥林嫂外貌变化的原因作为主攻方向,思维进一步深入与活跃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以问代点搅动一池春水

阅读教学中,阅读对象有很多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才会领悟到的内涵与寓意,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与点拨。但是,如果使用陈述式的点拨方式往往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好的方式是以问代点,让学生在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思维高度活跃起来。

1.在平淡处提问

在文本中,有一些描写看似平淡无奇,却有着很深的内涵,如果学生视而不见,不做深入的分析就会错过精彩,理解不到文本的精妙,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以问代点了。例如,在进行《老王》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当学生读到“后来我坐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略过,不会做深入的分析,但是,这句话恰恰对于理解课文十分重要,这时,教师及时提问:一般情况下当有人询问的时候会如何回答?那么,文中的老王是如何回答的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有的说,老王似乎在躲避什么。有的说,老王是在有意的躲避,不想说有关“家”的事。教师继续问:那么,从这个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老王的内心世界吗?经过学生的思考,他们理解了这样写表现出了老王内心深处的那种失落感,因为他无家可归,对家充满渴望。而且,由于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老王的不愿回答还因为他不愿承认那里是家,而文中的问题恰恰触到了老王的痛处,结合结尾分析,这也正是作者“愧怍”的一个原因。这样,学生就在平淡处看到了深刻的寓意,体验到了文中人物的丰富情感,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2.在矛盾处提问

在文本中,有一些语言会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如果细加品味,就会发现,正是这矛盾中蕴涵着很多信息与情感。例如,在进行《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文中有一处“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自语”中就有明显的逻辑上的矛盾。实际上,这名义上是“自语”,真正的意图是激励,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这个“自语”仅仅是简单的“自语”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发现,当归有光的祖母看到诸儿“异爨”与“吾家读书久不效”后,“竟日”在归有光身上看到了读书的希望,而祖母此时的内心又充满矛盾:如果以此鼓励,怕归有光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这是要少年归有光以一己之力扭转整个家族读书未能奏效的颓局呀!祖母机智地选择了“自语”,这样矛盾的语言,既表达了期望,又想减缓归有光的压力。这样,通过深入的分析,一个睿智的饱含对晚辈期待与深爱的祖母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丰满起来了,同时也理解了归有光的痛苦:已经不是少年的他,仍然没有得其所愿,让祖母的心愿落空了,而祖母已经不在了,即便以后考取了功名,祖母也看不到了。

3.在跳跃处提问

所谓跳跃处主要是指,在文本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因其显得“突兀”故称为“跳跃”,但却常被忽略。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通过提问让学生重视跳跃处。例如,在进行《屈原列传》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复释去张仪”这一句中就有跳跃,即“复释去”,在前文中没有释放,这里何来的再一次释放呢?教师提问:在这里“复”字是否是多余的?再仔细阅读原文,是谁要“复释去张仪”?“复”字的作用何在?学生认真思考,经过讨论交流,取得了共识:这应该是屈原意识自然流露,屈原的政治敏锐性让他感受到,这明显就是一个骗局,这是秦国与张仪设的一个圈套。由复字引出了屈原、张仪、靳尚、郑袖、楚怀王等众多的人物,凸显了屈原的敏锐与忠贞爱国。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性可以有效地激活、引领学生的思维,直到阅读目标的达成。笔者以上所谈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点积累,希望得到专家、同行们的指导与建议。

王建升,陕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