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教版小学语文小小说教学探究

时间:2024-05-10

小小说作为文本的文体之一,承载着独有的语文教学任务。笔者通过对小小说文体的理解和把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尊重文体特点——结尾出乎意料,巧用比较,对小小说结尾“出乎意料”有初步的印象,同时,有意识地聚焦小小说中的“微”环境,感悟人物形象,最后读写链接,加深对小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这一深刻印象。

一、巧用比较,“出乎意料”初印象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之一,有其本身的内涵和言语表达密码,即言语表达特色,如语言的凝练,结构的独特性等。那么我们怎么去发现小小说在表达上的特色,去发现小小说的表达密码呢?我觉得采用比较的方法,是最易让学生直观感知的。

《丰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它也是一篇小小说。由李本深创作,文章向我们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称楷模。《金色的鱼钩》是同一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语言朴实、简单,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纵观两篇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人物形象相似,文章题材相似……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小小说文体特点——结尾出人意料,我把这两篇课文进行了横向联合,对两篇课文的结尾进行了比较阅读。

上课伊始,我带着学生先后阅读了一篇世界上最短的和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说《三封电报》,认識了小小说后,我把《丰碑》和《金色的鱼钩》两篇文章同时呈现,阅读后并试着完成以下这张表格:

学生默读完两篇文章,试填表格后,与学生交流《丰碑》一文教学片段:

师:《丰碑》一文主要讲了谁?

生:军需处长

师:课文除了写军需处长,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将军丰富的语言。

师:你注意到了故事的另一个人物——将军。同学们,从我们刚才初读课文读到的信息来看,《丰碑》并没有在写高大的石碑,而是在写一个人,这个人就是——

生:(齐声)军需处长。

师:故事发生的时间呢?

生:红军长征途中。

师:那么,当你读到文章结尾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当我读到课文结尾时,发现那个被冻死的老战士居然是军需处长。这里让我感到很意外。

师:如果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被冻死的老战士是军需处长,你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谁来说说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

生:是给战士发东西的。

师:是的,是掌管部队物资的包括棉衣、粮食等并负责发给战士们的这样一个红军干部。换句话说军需处长是最有机会第一个穿上棉衣的。可是因为没穿上棉衣,居然被冻死了。真让人意外!

师: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丰碑》这篇小小说有一个特点:结尾出乎意料。读懂了结尾,就能读懂整篇小小说。我们再来看看《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结尾,会不会有这种让人出乎意料的感觉呢?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学生在同时阅读两篇文章,完成以上这张表格中,看似安静的课堂,实则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提取、整合、比较,培养了学生重整、伸展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通过小小说与一般文章结尾的比较,让学生对小小说文体——结尾“出乎意料”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微”环境中,“出乎意料”悟形象

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微型小说的“微小”主要表现在其三要素:环境、情节和人物的构成量最少。小小说的环境描写极“微”,它把生活内容浓缩在这个特定的“点”上,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要适当把小小说的“微”环境放大,让学生投入到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

在教学《桥》这篇小小说时,我有意识地放大了小小说的“微”环境,让孩子们的内心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而波澜起伏,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地体会到:小小说的结尾出乎意料。

学生默读完《桥》这篇文章后,教师如此引导:

师:我们来看《桥》这篇小小说。主要讲了谁?

师:讲老汉的什么事情呢?

师:当时情况怎么样?这种紧张的感觉是什么传染给你的?

师:请大家找一找描写洪水情况危急的句子,并划下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描写洪水的句子。

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句子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洪水越来越——凶猛,情况越来越——危急,死亡离人们越来越——近。在这危急时刻,老汉沉着地指挥,让村民们先安全撤离。一个,两个,三个……村民们都通过了木桥。最后,只剩下老汉与小伙子。

出示: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一切仿佛趋于了平静,小说仿佛就要结束了,就像一部电影,马上要播放演员名单一样。可,结尾却告诉我们:

出示结尾: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当你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的那一刻,你的内心怎么样?

生1:没想到他们竟然是父子关系啊!

生2:我觉得老汉真了不起,在危难之前,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也要让村民们安全地撤离。太了不起了!

生3:结尾太让人意外了!

我抓住了《桥》这篇小小说中“洪水”这一“微”环境描写,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悟一悟,感受洪水的恐怖与可怕,感知情况越来越危急,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生存的机会越来越小……在这紧张危急的时刻,老汉的选择,实属伟大,学生感受到小小说结尾出人意料这一特点,自然是水到渠成,自然能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了。

三、读写链接,“出乎意料”深印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之一。

学生在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中,看似在忙碌而安静地阅读与思考,似乎根本没有时间去練习写作。但是只要给学生留出表达与创作时间,学生就会给教师以惊喜。所以,我在学生感悟到了小小说出人意料结尾的特点后,自然地设计了“出人意料的结尾”创写环节。

师:同学们,咱们也来写一写这样出乎意料的结尾。

阅读下面的短篇小说《烛心》,续写结尾。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爱丽丝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很有礼貌地问:“夫人,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黄油、果酱之类的。不,不行!爱丽丝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我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

【学生结尾一】

“夫人,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爱丽丝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学生结尾二】

小男孩露出失望的表情,依然很有礼貌地说:“夫人,抱歉,打搅了。”说完转身向黑漆漆的楼道走去。爱丽丝随手把门关上,就在门关上的瞬间,她听到“咕咚”一声,随之又传来孩子“哎呀”的叫声。

几天后,爱丽丝出门,遇见了头上缠着绷带的小男孩。小男孩主动与她打招呼问好。爱丽丝怎么都觉得有些不自在。

【学生结尾三】

小男孩扑闪着大大的眼睛,咂着小嘴,可爱地说:“阿姨,您好!这些是小区物业下发的蜡烛,每户人家都有,我妈妈知道您刚搬来,对小区环境不太熟悉,特意让我拿来给你。喏,给!”说完,从身后亮出了几根蜡烛。不久以后,小男孩和爱丽丝成为了好朋友。

一篇文章,同样的开头与情节,却有着全然不同的结尾,在五花八门的小小说结尾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兴趣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又巩固了学生对小小说特点——结尾出乎意料的了解与认识。

小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简约而不简单。小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更是一门艺术,一种境界,结尾的精髓在于文有尽而意无穷。“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小说阅读策略上,需要我们用心守望,用心坚持,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发,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出乎意料”和惊喜。

黄水英,浙江新昌县南明小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