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小说教学要做到读写结合

时间:2024-05-10

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小说阅读的鉴赏方法,让他们体会小说中语言表达、情节设置等的精妙之处,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用从阅读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写作。在阅读中吸收知识,在写作中倾诉情感,二者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小说中的情节有高潮有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也深刻描写了现实生活。在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小说中语言表达、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都十分有特色,老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并进行积累。比如在巴金《小狗包弟》一文中,作者一句“我怀念包弟,我向它道歉”,虽然这句话只有十个字,却是全文的“文眼”,为整篇文章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不仅能让他们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还能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句子在文章结构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注重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在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和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细细体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比如在《祝福》一文中有一处环境描写:“天色愈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遭”。这一段环境描写,为祥林嫂的死亡结局做出了铺垫,用雪越下越大烘托了情节的悲剧性。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环境描写,揣摩它在文章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为后续的写作打基础。

二、锻炼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阅读一篇文章,只有深入分析文章情节和人物性格,才能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折射的社会问题。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人物性格,体会小说情节,深度挖掘文章内涵,这样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比如在学习沈从文《边城》一文时,小说结尾是傩送离家远走,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把秀秀托付给一个经常照顾他们的老乡,秀秀在一夜之间长大,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与老乡和大黄狗为伴,等待傩送的回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情节,然后让学生思考“秀秀能不能等到傩送的回来,他们之间的结局会是什么,为什么?”每个学生分析文章的侧重点不同,答案就不相同。比如如果学生视角立足在秀秀和傩送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上,那么秀秀可能会等到傩送的归来,然后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学生的视角立足在傩送是因为哥哥的去世而离去,那么他很可能因为对哥哥的愧疚无法和秀秀在一起,那么秀秀就等不到傩送的归来。每个学生的立足点不同,观点也会不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这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培养学生写作构思能力

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都值得学生学习,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比如在《麦琪的礼物》一文中,德拉和杰姆这对夫妻为了让对方过一个完满的圣诞节,牺牲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买了彼此曾经最想要、现在却用不上的礼物。这篇小说结构精巧,结局出乎读者意料,但仔细回味文章,结局似乎又在情理之中。通过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文章情节设置的新奇之处,感悟文章构思的独特,并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构思方法进行写作,改变学生以往写作毫无悬念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模仿学习这样构思新奇的课文,经过不断地写作练习,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

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文时,林黛玉最后说了一句:“宝玉,你好…”。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说的情节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省略号的内容进行填充,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比如在学习国外名著《哈姆莱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说情节,进行话剧表演,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有更好的了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一方面,老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小说中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精妙之处,也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及写作意图;另一方面,让学生把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写作中,用理论指导写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黄勇,教师,现居江苏海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