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郑爱凤 李少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歌赋灿若星空。学习诗歌,鉴赏诗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但星空虽美,如何将之揽入怀中,如何欣赏出其中的美,却是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虽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学习诗歌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的目标,可是面对中国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与元曲,仅凭教材中的几首诗词和一本薄薄的《唐诗宋词选读》,如何让学生达到大纲要求的诗歌鉴赏能力,一直在困扰着广大的语言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不少教师费了不少力气,甚至一首一首地细致剖析,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任务。那么,打破教材,重组教材,就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
笔者对此做了一番思考,提出“化零为整,高效突破”的教学构想。概而言之,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几步:
第一步,扎实细密,梳理教材。教师要想有效的重组教材,首先必须能够熟练地驾驭教材,这是能够有效重组的根本所在。教师不仅要抓住知识点,而且应明确单元内相关诗歌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注意到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摸清编者的意图,并熟悉其优缺点所在,以免在重组过程中发生偏转,甚至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熟悉教材、梳理教材方面下足功夫。
一般而言,最有效也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是将整本书的内容按照年代顺序纵向排列;然后将其中相关的小知识点,按手法、主题、意象等横向展开,生成一个表格形式。
有了这个表格之后,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些作品之间的交集,选取其中既有代表性,又容易操作的交集,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对教材进行处理了。
第二步,大胆取舍,重组教材。语文学科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统一性与分散性共生的特点,这给我们大胆取舍,重组教材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课本所选择的文章在主旨、情感、题材等方面有极大的共通性,在各册中反复出现。而所谓分散性,是指这些课文在时空上都呈分散状出现,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方法,往往因教师的不同、授课时间的不同等而显得非常零乱。但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只要掌握了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就可以类推到其他课文。
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在梳理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编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内容的。编者选取了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来组织教材,其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各个时期的基本风貌,能在内心形成一个基本感受,从而对唐诗宋词的发展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这样的安排并不利于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于是,最终产生的是“学生只看到了连绵一片的山,却无法识别山中的真风貌”的状况。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们感叹最多是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依然有限,自主进行诗歌鉴赏时依然束手无策。而仔细分析每个单元内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实际是有道可循的。“每朵花不同,但它们拥有相同的科系”,准确把握依然是有可能的。当然,重组课文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更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原来的教材在编写时已经考虑到文学流脉的连贯性,所以,在大胆取舍的同时也应配以本单元内其它诗歌来把握流脉,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说明的一点是,重组教材并不是要将教材打散,也不是要将教材弱化,更不是要将教材取代,而是要以教材以依托,从整体上入手,深入更要浅出地去重新生成适合于教学的蓝本。
2.要伸得出去更要拉得回来。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需要,从学情出发,以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为主要依据,确定自己重组教材的原则。
3.着眼点要大,落脚点要小。着眼点要大,是说我们要以学生长远的成长为着眼点,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为出发点,来确定我们的改革原则;落脚点要小,是说要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出发,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缓坡度,低起点,不急不躁,慢慢地培养起学生的能力来。
4.格式塔理论告诉我们,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因此应从整体上去找抓手。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先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的基本面貌,抓住本质,梳理主线,使复杂的问题有序化、简单化。真正做到化零为整,高效突破,为貌似皮坚肉厚、散碎无序的语文教材教学找到一个有利的突破口。
郑爱凤,李少波,教师,现居山东寿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