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思考

时间:2024-05-10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认知也在逐步发生转变。在教育领域,教学改革正在逐步的推进和发展,但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仍然值得进一步的探寻。本文以探讨语文探究式教学为主,从定义、具体方法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在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为语文发现法教学。指的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导,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索问题,将教学中的活动性因素挖掘出来。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不同的想法,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使语文教学能够结合生活,为学生提供读书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探究式教学的优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施中,有些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课堂中是旁观者,无法激发学习兴趣,也无法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课堂中涉及到的内容划分为多个具体的问题,也可以划分难度等级。这种方式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课堂学习任务,也都有可能被提问到。在此前提下,学生就不再会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地投入思考问题,可以回答教师的提问。

(二)遵循“民主合作”教学理念

“民主合作”教学观念的树立,可以摆正师生关系,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习的方向,有学生来完成解决问题的课堂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师的作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寻知识。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共同讨论并获取知识。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地思考和积极的讨论,才能获取问题的答案。

三、中专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创造问题情境

语文的探究式教学侧重设计问题情境,将问题再现到情境之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在创设情境之前,要充分结合学生现有的认识范围,知识架构以及学习能力。中专语文在创设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水平,也应关注到同年龄段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不同。既要统筹规划全体学生的学习,也要注重个体间的差异。除此之外,也要通过合理的引导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探寻兴趣。探究式教学在中专语文的应用中,一些表面上容易看成是有违于常规认知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寻兴趣。还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关键的问题上,而非集中于一般问题。在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学生就可以触类旁通,再解决一般问题。

(二)合作和对话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合作和对话活动,而其基础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上。在中专语文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中,教师以及各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了和学生一起探寻知识的合作者,而教师的地位已从“师道尊严”转变成为了学生的对话伙伴,地位是平等的。

首先,教师应当善于倾听。中专语文课堂的主要以语言为中介的师生合作对话,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都是彼此的倾听者,然后做出回应。这就需要倾听者及时地倾听并捕捉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如果不能准确的领会对方话中的意思,就无法给出恰当的回应,为交流和沟通平添了许多的不必要的障碍。

其次,教师应及时点拨。在中专语文的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不来给你的倾向并及时加以点拨和指导。不过这种点拨方式并单纯的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探究方式,而是蕴含着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和价值选择,为学生设置具有引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并获取相关材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在对比和分析中进行鉴定取舍。

再次,教师应与学生合作。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正确的合作,就不会有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良好的合作,才会有正确的理解和对课堂的体验。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善于倾听,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的为学生点拨指导,把握好每一个正确教导学生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在这时应指导学生将探究问题的方法作出调整,换个视角看问题,寻找不同个切入点来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新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加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实现教育改革目标。

王树民,教师,现居山东平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