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声》结尾的巧妙触角浅析

时间:2024-05-10

《心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小说,在进行教材研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黄蓓佳对这篇文章的结尾处理很巧妙。

首先,在结尾处黄蓓佳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替李京京抒发了他强烈的情感:放学后要去给爷爷写信。《心声》全篇是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了男孩李京京的故事,在写到京京心理感受时也是着眼于第三人称方式抒发情感,如:“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这是个多好的故事!”这样的语句文中有很多,黄蓓佳在引导读者去感知京京心理感受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代入式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京京是多么渴望读《万卡》。恰恰是全文收尾处,也是全文唯一一处,黄蓓佳将抒发情感的权利直接赋予了李京京,让京京用第一人称“我”来描写他当时激动、充满期待的心理:

他心理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无疑,内心独白比第三人称抒情更具有感染力,丰腴了人物形象。

除了这一点,这短短的几句话中还包含以下隐藏信息:

1.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里——不想让别人知道。

2.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不在身边,很想念爷爷。

3.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对爷爷有很多话说,万卡的信勾起了李京京相同的情感。

4.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对爷爷的地址很清楚,相信爷爷能收到自己的信。

着眼于第3点,小说中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万卡,这是小说结尾的第二个特点:虚实交融。

小说中现实的人物是李京京,虚拟人物是万卡。黄蓓佳女士就是通过程老师要用小说《万卡》上公开课的情景将现实生活中的李京京与虚拟世界里的万卡关联起来,在讲述李京京的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穿插万卡的故事,虚实交融,穿插映衬,向读者展现了两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心声》里李京京一个不被老师所喜爱的普普通通的男孩子,他远离乡下的爷爷来到城里投奔父母,本应享受极温暖的亲情,但他所面对的却是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与父母思想情感的隔离。学校里,因成绩不好、上课的不专注,所以老师不喜爱他、同学们嘲笑他。

《万卡》中年仅9岁的小男孩万卡被送到城里的靴匠阿里亚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他所遭受的却是经常挨打、被师傅们嘲笑,还有食不果腹的生活遭遇。在这个可怜的孩子心中,城里的生活是他难以忍受的,他写信给爷爷,表达了最卑微的请求:他宁愿回去替爷爷干活,哪怕是因做错事挨了爷爷的打,那也是极其幸福的事儿。还希望爷爷能找给他带来温暖的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要圣诞节礼物。

李京京的身世与同时代的儿童不一样,他与万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从小与爷爷一起生活,都是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都与农村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一直想念着她,都盼望爷爷哪天來看看他或接他回家。对于李京京而言,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体验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使他在阅读《万卡》时心里产生深深的共鸣,虽然嗓子有点沙哑,但充满感情,不知不觉中“魂儿都抓走了”,并征服了大家,以致程老师听了李京京的朗读后说话也“声音发颤”。

无疑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真情朗读是成功了,这种成功不仅感染在座的所有听众,也感染了李京京自己。这种成功感促使李京京急于表达自己,他想到要躲到小树林里去给爷爷写信——在他的心目中,只有爷爷是他可以倾诉的对象。我们在为京京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会同情这个可怜的孩子的遭际,更激发了我们读者的疑问:京京信中会写什么内容呢?京京的信,爷爷能收到吗?

这是结尾处的第三个特点:文学留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结合全文内容,可以预想李京京要写一封“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诉说自己的孤独、寂寞,诉说对乡下爷爷和伙伴的怀念,诉说一种对和平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一定要回到那种没有争吵有着亲情、没有嘲笑有着尊重、没有孤独有着友爱的生活中去;也许他也会写今天公开课上的成功……

黄蓓佳在这篇小说中以一个并不优秀的孩子作为主人公,以细腻的笔触追溯到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求。她选择了无数个儿童作为她文学创作的主角,那是因为她认为“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1]她在作品《谁让我如此牵挂》中也说过:“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段生命,一种面孔,一些梦想。”她在《心声》中寄托了自己的渴望每个孩子被爱的梦想。

每个孩子不仅仅是指李京京们,还有隐性的“万卡”们。

但仔细读文本,将两篇文章结尾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李京京与万卡的结局并不相同:

万卡把这张写好的纸叠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为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

寄交乡下祖父收

然后他搔一下头皮,再想一想,添了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雷奇

——《万卡》

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心声》

契诃夫笔下的万卡是个极其可怜的孩子:在他零零碎碎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深重的悲怆感,他不怕挨打,但怕的是冷漠的充满欺压的社会所给予他的无情的鞭打。所以他的信里向爷爷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诉说自己对乡下爷爷的怀念,显然将爷爷当做拯救自己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然而万卡的信没有详细的地址,祖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写成了“康司坦丁·玛卡雷奇”,这个可怜的孩子满怀期待,最终只能在无望的等待中消释着生命。

显然,黄蓓佳是不会这么残忍地对待李京京的,她对这个可怜的孩子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同时又用“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给予李京京希望。

再看看黄蓓佳儿童文学创作高峰期时的一些作品:她先后创作了《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等多部长篇儿童小说。她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相對消极、中不溜、甚至失败的有过破碎人生经历的儿童形象:《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玲是一位机敏、善良、正直的六年级孩子,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的肖晓,他的愿望就是能做一次升旗手,但是这一小小的愿望却总是得不到实现;《我飞了》中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单明明,热情、仗义,却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在他沮丧的生活中盼望着有奇迹发生。黄蓓佳说,她“对于这些失败的孩子,这些中不溜所谓消极的人物有一种亲近感。我觉得在这些所谓的失败与破碎之中,恰恰能恢复到一种日常的状态,从中感受到一种人性的温暖。”[2]

黄蓓佳也给予这种“人性的温暖”以极大的尊重,在几部小说的结尾处给孩子们安排了不错的结局:《我要做好孩子》中金玲和同学们最终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了升学考试的考场;《今天我是升旗手》中肖晓在小学临近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飞了》中和杜小亚的友情成为单明明生活中出现的唯一亮色,也给他原本单调压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单明明也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生活……那李京京的结局呢?必然也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综上所述,黄蓓佳这篇小说的结尾以极其独特的触角再次诠释了题目“心声”的多层含义:不仅仅是李京京要写信给爷爷的心声,还有一个孩子渴望亲情、渴望友情的心声;不仅有作者倾注其间的期望大人们能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心需求的心声,还蕴含了广大读者读完这篇文章后对自己教育方式缺失有所反思的心声。正如黄蓓佳在诸多代表作品中所期望的:愿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引用资料:

[1]陈香.黄蓓佳:成人文学让我释放儿童文学让我纯净[N].中华读书报,2008.8.20.012版.

[2]肖林.黄蓓佳:你的眼泪,我的奢望[N].金陵晚报,2006.3.11.B13版.

参考资料:

[1]杨晖.倾听孩子的心声——黄蓓佳《心声》赏析【J】.学语文,2004(1)

[2]马立辉.《心声》教学实录,语文课堂——师生的共同舞台【J】,语文教学通讯,2009(7—8B)

[3]何平.倾时间的魔法师——黄蓓佳《心声》叙述时间说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4]何晓燕.《心声》中匠心独运的“两”【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顾贤芳,江苏南京市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