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学习评价权交给学生

时间:2024-05-10

语文学科的作业评价,相对于理科比较复杂些,词语积累、小练笔、阅读理解、作文、综合性学习等等,项目繁多。但是老师又不能不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把学习评价权交给学生,何以见得?

一.倡导合作,让集体的力量推动个体成长。

高尔基说:“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够解释那直到现在还是不能超越的神话和史诗的深刻的美。”而安·谢·马卡连柯更是将集体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思想。所以我们不妨将繁琐的学习评价任务分解到个体,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让1+1的和大于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漠视一个客观规律:只有学生本身才能从根本上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所以,学习的评价主体同样也可以是学生。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笔者将各种学习评价全都交给学生,我只作抽查、总结工作。作业完成率、交送率、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往届,并没有出现因为老师没有直接参与而使学生淡化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有的学生主动找合作伙伴接受评价,甘拜为师,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均找到了兴奋点。有的还主动报告本组作业完成情况,甚至详细到小题、个人。有的组长在催收作业时,不断向落后的学生施压。这样,课文背诵、词语默写这些费时费神的评价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完成;作业快速地收集上来。当然,在集体活动中,部分学生拖拉作业、投机钻营、厌恶学习、刁难评价者等现象也暴露了出来。老师掌握了真实情况后,借助老师的优势,适时对话、温馨施压,就比较好地解决或部分化解了这些问题。

二.构建体系,让制度的力量约束个体进步。

团队精神如果说是理念,那么制度约束则是定力。把权利和责任分解给学生,并不是完全放手,而是恰当的牵手,让他们学会走路,学会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抹杀。一个集体没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一定不能构成强大的合力。所以教师要做好集体行为规范的制定工作,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务实、易操作的制度体系。笔者所带的班级共有76名学生,我把这个集体分成16个小组,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各一人,而且定期换届,明确组长责任、权利、义务,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鼓励他们组内解决组内问题,组与组之间开展评比,形成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竞争合作并存的人气场。这就好比一块石头在与众多石头的摩擦、激流的冲刷中实现华丽变身的过程。例如,张荣耀,学习惰性强,背诵课文老是背不好,不肯下功夫,别人老早完成了的背诵任务,他还迟迟不达标。组员纷纷埋怨他,组长就天天催他,我得知情况后也给他吹吹风,渐渐地他跟上来了。

语文学科有不少主观性较强的作业,比如随堂小练笔,我要求组长批阅或组员互批,硬性规定评价时,一看字数多少,二看是否符合要求,三看书写是否认真,有无错别字,四看语句是否通顺,五看是否有亮点。这样对于评价者有据可依,对于被评价者则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认真完成,摒弃敷衍了事的思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

有了评价制度,学习集体才有了凝聚力。当然,并非任何群体都可以被看成是集体,只有那些具有团结性、高水平的整合作用以及集体主义倾向的高度组织起来的群体才能称为集体。也就是说必须具有广泛约束力的制度才能使得一个个个体形成集体。学习评价活动只有个体最有发言权,他们朝夕相处,最了解彼此的学习状态,用合情合理的评价制度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学习磁场。所以教师在集体评价中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学习者制定评价制度、监控执行。

三.培养习惯,让持续的发展影响个体终身。

从语文学科来讲,熟练背诵、认真书写、流畅表达等这些良好习惯能够帮助他们积累广泛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从人格健全的角度来看,及时完成工作、尽力减少错误、自觉接受评价、学会沟通、讲究合作、尊重别人、掌控自己等素养,几乎都可以得到培养。反之唯我独尊、闭门自封、排斥异己、拒绝建议、拖泥带水等这些不良习性,如果远离了集体的磨砺,那么就很可能严重阻碍个性发展。

把学习评价权交给学生,就意味着语文学习评价的全员参与,就是编织一条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共同进步的语文学习网,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他们每个个体都获得尊重、激发热情,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胡凌云,教师,现居湖南安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