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

时间:2024-05-10

吴玉和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中学生写作的“格式化”早已成为作文教学的瓶颈。然而,作文教学的改革,是广大家长、学生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事情。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敢问路在何方?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过去的“应试教育”脱离了“有感而作”这一前提。大概表现为,作文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认真去探索作文教学规律,而是国着“考试指挥棒”打转转,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改革“应试教育”,就是要把作文指导的重心移到指导学生感知生活、积累生活上来。“写有我之情、有我之思、有我之心。”比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学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来了”。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美国的作文教学,对于我们作文教学改革是有诸多启示的。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宽信息储存渠道

我们要确立“大课堂”的观念。语文课本固然信息量大,但毕竟不能包罗万象,更何况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兴趣,勤写读书笔记,狠抓语文读本的运用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严格阅读和摘抄笔记的数量和质量,以最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广泛收集材料,储存信息。但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材料积累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只偏重要学生写,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结果,学生只得“闭门造车”,拼凑成文,作文自然言之无物。

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语文教育论稿》中明确指出:“不要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高中有限的课本上……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因而,教师应做好两个“立足”:一是立足大社会发掘作文资源;二是立足本校本班开发特色作文资源。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从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写作。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鲁迅的两段话对我们的作文教学特别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意义:“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作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让学生自陈心曲,“为时”、“为事”而作(白居易),“我手写吾心”(黄遵宪)。

首先,用好教材。可从语文教材中感受语言艺术的美。当然,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有目的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其次,课外阅读汲取精华。“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课外阅读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像古典小说、《读者》、《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散文选刊》等较好的报刊杂志,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锤炼学生的写作语言,为学生能终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负责。

“写作个性化对学生而言就是作文个性化。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在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状态下写出的作文。其核心的东西应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其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个性,那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

不过,学生在文中运用个性化语言的同时,往往在文中出现思想偏激、脱离时代、灰色眼睛看世界,教师应及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四、改革作文评改方法,端正学生“我写你改,一写即了”的写作态度

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逃避作文,这与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呆板单一不无关系。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其写作兴趣。应端正学生“我写你改,一写即了”的写作态度。首先要做到批改方式多样化。实践中,可以以“精阅略批为主,精批细改可辅”为原则批改作文。其次,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各施其法。再次,评语要有激励作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多鼓励。教师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一言以蔽之: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社会化”、“人性化”结合起来。找回学生在作文中丢失的“自我”,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