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合理选择参数,简化运算

时间:2024-05-10

余建国

圆锥曲线因运动而精彩纷呈.在定性证明和求最值类问题中,选取什么参变量表示运动,通过代数运算得到定值或建立目标函数呢?这里不仅是计算问题,更是算法的优化问题.本文和同学们探讨如何选取参数,简化运算.请看下面问题:

例如图1,已知椭圆0:+y2=1,点B,C分别是椭圆O的上、下顶点,点P是直线l:y=-2上的一个动点(与y轴交点除外),直线PC交椭圆于另一点M.

(1)记直线BM,BP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证:k1·k2为定值.

(2)求PB·PM的取值范围.

先解决问题(1).

分析一根据“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可以设P坐标为(m,-2),这样用m表示直线BM,BP的斜率,计算k1·k2为定值,即k1·k2的值与参数m无关.

证明一P坐标为(m,-2),则直线BP的斜率k2=-3/m.

直线PM,即PC的斜率为-1/m,方程为

分析二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问题表述为“M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与B,C不重合),直线CM与l交于点P”.这样我们可以设点M(x0,y0),将它作为参数.

证明二设点M(x0,y0),则x02+4y02=4,即y02-1=-x02/4.

直线BM的斜率

直线PM,即PC的斜率为

分析三既然我们认为“主动点”为M,当然就可以选择直线BM的斜率为参数.

证明三直线BM的方程为y=k2x+1.

显然,我们也可以用直线PM,即PC的斜率kpc为参变量,一方面求点P的坐标,另一方面求点M的坐标,证明过程类似.

归纳总结在圆锥曲线定性证明中,不同的视角决定我们选取不同的参变量,通过代数运算,计算k1·k2的值,最终这个值中参变量被消去了,我们就实现了“定”的目的.比较而言,还是设点M的坐标的方法运算量较小,这里省去了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解交点的计算.同学们在平时的解题中是否有这种感觉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椭圆的性质比较熟悉的话,先看出

而直线PB,PC的斜率也有关系

①②两式相乘,得k1·k2=-3/4.

基于上面的分析和求解,第(2)问解法就自然了,一是设点P(m,-2),二是设点M(x0,y0),三是以斜率为参变量.

解法一

解法二

以斜率为参变量的方法留给同学们自已去解决.

解析几何的思想就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如何表示平面上点或线的运动变化?点的变化用坐标描述,线的变化用斜率(旋转)或截距(平移)表示.在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往往从“主动”开始,依次描述“从动”,就能将运动变化的过程表达清楚,定性证明、求最值類问题迎刃而解.正如我们只有抓住舞动彩练的棒子,彩练才能随心而动,舞出绚丽的色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