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担当实干 奋发有为 勇挑国企国资改革重担

时间:2024-04-24

■山西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高春毅

作为一名在国企改革战线上奋战了20余个春秋的国资人,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感到十分光荣。山西省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始于2017年初,这两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为自己和全省百万国企国资战线的同志,能赶上山西这样一个锐意改革、砥砺奋进的国企国资改革新时代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多年来,山西省结合国企国资实际,开展了多项改革工作,但与中央要求和先进省份相比,从总体和实际效果来看,改革的零碎性、浅表性、短期性特征明显,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不强,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还不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一股独大”的体制性矛盾,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素质矛盾等等。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高瞻远瞩,亲力亲为,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一线指挥,作出指示,提出要求。2017年2月9日召开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吹响了全省新一轮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冲锋号”,副省长王一新在会上对深化山西国企国资改革作出全面安排。2017年3月,省委成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骆惠宁任组长,楼阳生任第一副组长,为改革推进提供坚强保障。之后,省委、省政府继续大力推动全省国企国资改革转型工作,用非常之力将国企国资改革转型的重点、难点、痛点转化为工作的突破点。

山西省国资委和各省属国有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系列指示和重要批示,紧紧围绕省委“市场化取向、竞争力目标、专业化重组、股份制改造、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监管”的重大要求,按照“补齐短板、对标先进、迅速赶超、后发优势”的工作思路,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深化改革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突破。

两年来,山西省属企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公司制改制、外部董事制度、“双清”等逐渐补齐了“短板”,产融结合、专业化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了后发优势,“一企一策”契约化考核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大批困难问题得到解决,部分领域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企改革成效体现在转型和经济效益上。2018年,省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2.92万亿元,同比增长5.86%;净资产7345.7亿元,同比增长21.7%;资产负债率降至74.86%,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2578亿元,同比增长8.63%,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实现利润300.9亿元,同比增长54.1%,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上交税费849.3亿元,同比增长9.05%。

当时,作为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我非常有幸参与了这一轮国企国资改革。在此过程中,许多专家级的领导言传身教,使我最终在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带领、同事的支持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收获颇大、受益颇深,同时也感慨良多。

谋划设计国企国资改革施工方案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为保障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有理可据”“有章可循”,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N”文件精神,经过广泛调研、座谈、学习,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激发企业家活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N”政策文件50余个,国企改革“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国企改革设计图、施工图依次绘就,至此,国企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改革操作细则基本齐备,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更为具体,发力更为精准,改革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省属企业开启发展新征程。

同时,我们狠抓落实,先后印发通知,实施国企国资改革“821”“828”“838”“842”工程,对“1+N”政策文件进行任务分解,确定工作路径、推进措施、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压实责任,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的攻坚战。为了加快各项任务落地,山西省国资委还从2017年10月份开始,建立“半月报”“月报”制度,通报省国资委、各省属企业、地市国资委、地市所属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报送山西省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抄送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各市国资委,各省属国有企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全省国企国资改革已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2017年,在山西省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荣获集体一等功。

坚决打赢三场攻坚战推进两个专项行动

经过30多年改革,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省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2018年5月3日,省委高规格召开了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会,省委书记骆惠宁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转型面临的问题,点出了国企改革需要“啃下的硬骨头”,如国企总体竞争力不强、发展活力不够、创新能力较弱、历史包袱过重、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不足等。

省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骆惠宁书记重要讲话,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省属国企认真研究讨论,一致认为,既要谋划长远,又要立足当前。长短结合,重点解决眼前制约国企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远远落后于全国,每年需要补贴的资金高达68亿元,就如同一个人穿着大棉袄在大海里游泳,无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二是省属企业“僵尸企业”“特困企业”达403户,涉及资产总额1236.4亿元,负债1502.6亿元,人员8.24万人。两类企业的存在,不仅增加市场的低效甚至无效供应,而且是大量吞噬生产要素的黑洞,也是严重拖累集团企业财务绩效的绊脚石。三是省属国企资产负债率偏高,2018年初负债率高达77.7%,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四是省属国企举债额度存量大,去年利息支出865.7亿元,每个月都存在着到期债券需要接续。五是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达1163亿元,一边拖欠资金难以收回,一边又找金融部门融资,形成融资难、融资贵。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我们制定了《2018年国企改革行动计划》,谋绘了“838”国企改革施工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维,重点打赢三场攻坚战,推进两个专项行动。三场攻坚战,指的是剥离企业办社会攻坚战、防范国有企业风险攻坚战和“处僵治困”瘦身健体攻坚战。两个专项行动,一是压缩资产负债率专项行动,完成中央巡视组整改要求;二是清理应收账款专项行动,年内完成压减20%任务。

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三场攻坚战专项动员大会,做出周密部署。在“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方面,省国资委对标先进,赴全国先进省份江西、山东、黑龙江学习考察。2018年5月4日,省长楼阳生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国资委加大协调和推动力度,加强培训,企地同责,定期督查,每周通报,有力推进,使这一迟滞3年的工作,在2018年取得了全面突破,100%完成分离移交,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表扬。

与此同时,防范风险和“处僵治困”瘦身健体工作也取得明显突破。省国资委发挥统筹协调和省属国企资金池作用,全年兑付到期1959.6亿元债券,没有发生一笔违约,山西国企成为交易商协会全国会员中信誉度最好的板块。省属国企管理层级全部压缩到4级以内,减少法人单位935家,处置僵尸企业43家。资产负债率压减3.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企业全部压至79%以下,企业应收账款清理25%以上,效果明显。退出煤炭产能1670万吨,占全省的74.6%;三年累计退出煤炭产能5075万吨,占全省的57.4%。

全面完成企业公司制改革

上世纪90年初启动公司制改革以来,山西省属企业(含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已达90%以上。但是,由于改制成本高,耗时长,这项改革并不彻底——2017年再次启动此项改革任务时,仍有14家省属企业、182家子企业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2017年10月17日,我们先是印发《山西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为全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在“划拨土地处置”“税收优惠支持”“工商变更登记”“资质资格承继”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后又下发《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审批权限有关事宜的通知》,简化审批流程,将部分审批权限授权集团公司行使,支持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

各省属国有企业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陆续完成本集团公司范围内尚未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的企业摸底工作,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2017年9月21日,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整体改制为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并注册挂牌。至此,省属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全部完成。

2017年12月12日,为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确保2017年内省属国有企业全面完成改制任务,副省长王一新主持召开全省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协调推进会,集中解决公司制改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截至2017年底,14户省属国有企业182家应改制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按时完成公司制改革任务,省属企业全面进入公司制时代。

翻牌容易变身难。虽然省属企业全面进入公司制时代,但公司制改制的核心内容是要“转换体制机制”。规范化董事会建立并有效运行,也被认为是国企机制转换成功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确立了构建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方向,出台外部董事制度及6个配套文件,制定了《关于省属企业外部董事选派的实施方案》,2018年首次向9户省属企业派出了12名外部董事。

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面向海内外资本开放股权,稳步推进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混改后,各类资本的交叉持股有利于打破资本跨所有制和跨区域流动的壁垒,改变资本按所有制和区域被板块化的状况,增强资本流动性。特别是海内外资本进入行政性垄断国有企业后,可以加快重组业务板块,进一步放开市场,从整体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引入海内外资本后,在多元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制衡能力增强的情况下,各类资本要维护各自权益将主要通过股东会、董事会来实现,这将为建立有效公司治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国有企业中有序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此,山西省先后出台带有“定点爆破”性质、力求攻坚克难的混改专项政策:《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

我们按照两个《意见》的要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理念,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痛下决心,分层有序推进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改革处狠抓落实,多方举措坚决破解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体制性矛盾。2017年,省委、省政府在24户省属企业中选择了汾酒集团、建投集团2户企业,作为在集团公司层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截至目前,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工作进展顺利,白酒主业上市已近尾声,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国资委批复。建投整体混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子分公司层面混改面达到70.9%。员工持股试点方面,已经批复宏腾陶瓷建材开发公司、潞安精蜡化学品公司、国际能源普丽环境公司3户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并先后两次向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开放股权,共161个项目,账面净资产约449亿元。

全面推行格盟国际先进管理经验

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山西省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近年来,格盟国际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资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企业发展取得良好效益。骆惠宁书记在格盟国际调研时指出:“要走出一条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路子。”楼阳生省长在调研时指出:“格盟国际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2017年10月18日,王一新副省长带领郭保民主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格盟国际瑞光热电公司调研,要求省国资委全面系统梳理总结格盟国际在集团管控、法人治理结构、考核评价和薪酬管理、投资决策与项目建设、生产运营、风险管控、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在全省国有企业中进行学习推广。

山西省国资委坚决抓好贯彻落实,2017年10月19日,我们就制定了《总结格盟国际先进经验工作方案》,成立由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为组长,相关处室人员为成员的专题工作组,与格盟国际一起收集情况、现场调研、梳理总结、系统剖析,形成了1+7(1个总报告+7个分项专题报告)课题调研材料,并征求了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委政研室的意见建议。经省领导批示同意,2017年11月17日,我们印发《关于学习推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先进管理经验的通知》,编印《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先进管理经验汇编》,在全省国有企业中进行学习推广格盟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省属企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2017年,省委第43次常委会议,高规格听取了国企国资改革汇报,省委常委对国企国资改革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书记骆惠宁特别指出:“省国资委积极认真履职,在国企国资改革谋划、点上探索、面上设计上,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特别是全面推进转型改革,力度很大。对国资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企和国资委有了新的气象,表现出改革的进取精神,这是省委需要看到的,也是全省大局所希望的。”我为自己能身在这样一个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的团体,能在这样一个平台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衷地感到自豪和幸运。

血,总是热的。这是上世纪中国改革初期振聋发聩的激情号角。如今,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身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将和省国资委的领导、同志们一道,勇挑改革重担,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热血担当精神和真抓实干作风,补考赶考并重,改革创新并举,发挥好国企国资改革的原动力和创造力,继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山西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