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中华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些学生:数学课上是记笔记的,有些学生记得还十分详实,甚至字体工整,排版精美,堪称作品。可他们当中不少人数学成绩一直平平,总不见起色。于是很困惑:课堂上我也认真听了,认真记了,怎么就不见效果呢?其实,同学们没有把记下的笔记充分利用好,记了不等于理解了记住了,更不等于会用了。往往辛苦记下的笔记,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也就束之高阁了,之后也就少有机会再碰了。好的数学笔记是知识的汇总,是思维的记录,是经验的宝库,可是不充分利用,等于守着青山无柴烧。那么如何用好数学笔记呢?
1.及时整理
学习有三部曲: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其中课后复习,就要再熟悉知识,熟悉题型,并通过习题加以巩固。选好整理笔记的时机,对复习巩固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什么样的时机比较恰当呢?
当天整理。大多数学生在面对课后作业时,拿到题目就做。遇到不会了,开始翻书翻笔记。不妨将这个过程反过来,先整理当天笔记,趁热打铁将当天的内容都整理一遍,熟悉之后再做习题,这样会提高练习的速度和精度。在整理当天笔记时,需要将课堂上留白的内容补全,辨析听得模糊混淆的环节,思考没有听懂时记下的问题,用自己定义的记号标出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主要方法、重点难点。
阶段整理。学习了一阶段,可以将笔记分类整理、归纳整理。笔记不局限一本本子,不局限于课堂笔记,将知识概念、经典例题、易错题型等分门别类收集在一本或多本本子上,并整理好。可以分章节,分专题整理。最好不要只是简单的习题堆砌,而应该是有归纳、有提炼。比如,小明在学完了高中数学《必修一》后,他发现很多知识点与数字“三”结下了不解之缘:集合的元素有三个特性(互异性、确定性、无序性),集合有三种表示(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集合有三种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函数有三种表示(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函数有三大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图象有三类变换(平移、对称、伸缩),学习了三个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还有三个“二次”问题(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由“三”串起各知识点,由各知识点再对应各考点、各题型。在这样的整理过程中,不但回顾了基本知识,还锻炼了总结提炼能力,学会了编织知识网络。
2.温故知新
笔记记了不用,笔记就“死了”,要让笔记“活着”,常翻常看是关键。高中数学,内容丰富,难度加深,题目千变万化,前学后忘是常见现象,学习的过程常常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自己记了笔记,时常拿来温习,可以将所学知识“保鲜”。
笔记何时看?当天看,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周末看,复习巩固一周所学;有空就看,高中学习节奏快,需要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温习功课;考前必看,考试之前将考试范围内的笔记系统地看一遍,有利于整体把握,稳定情绪。对于温习功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功夫还是在平时。
笔记看什么?看知识要点,如学三角时,公式较多,在理解的基础上会推导,还要学会从公式形式结构的角度,将三角公式熟记于心。看易混概念,如学简单的逻辑用语时,对命题的四种形式、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等概念,要仔细辨析,充分理解。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分专项来看,如专看典型例题,专看总结归纳,专看解题方法等,这些分类的记号在整理笔记时就得做好。
笔记如何看?很多学生在复习笔记的时候,真的只是看。不妨动动手,用不同颜色的笔,用不同意义的符号对笔记内容加以批注。还可以将例题解答遮住,重新思考解题思路,或者在留白处或草稿纸上重新解答。因为经典永远是经典,难题永远是难题,易错一直会错,重做可以加深印象。当发现重新思考的解答和笔记上的不一样时,需及时检查答案对错,比较解法优劣,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和好题巧解,有了心得体会应及时在笔记留白处记录下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所学知识也是螺旋式上升,有时需要把过去的笔记找出来再看,如学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把《必修一》的笔记拿出来看。对照单调函数的两种定义,结合老师课堂的点拨,比较两种单调性判定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尝试将以前的题目用新知识来处理,将成长的经验记录下来,从而在温故知新中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勤添勤减
随着高中数学内容增多,难度上升,数学学习会陷入被动任务式解题训练之中,逐渐丧失主动学习意识。为避免深陷其中,学习还是要强调高效、有效,这就要求同学们做个有自主意识的勤快人。不但要常翻常看,温故知新,还需要对笔记勤添勤减。
添什么?除了前面提到的总结提炼、心得体会之外,还可以将后续学习、训练中碰到的同类题、变式题、经典题、做错题加以收集整理。所以在记笔记的时候,在边上或背面留白,以方便添加内容。这样笔记就逐渐丰富起来,逐渐“变厚”了。
减什么?课堂上记录的知识点的关键词、例题的题干等,如果本身比较基本,自己已经准确理解接受了,课后可以不用将这些内容补全完善,或者可以划掉。对于自己收集的典型例题、自己做错的题,通过一段时间经常温习,已经完全掌握,足以应付这个考点的问题了,那么笔记上这些内容也可以减去了。对于减去的内容,下次再翻看的时候,看到做的删减记号,直接跳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复习巩固的效率。减去的内容多了,笔记就“变薄”了。
总之,笔记是一笔财富。我们需要充分用好笔记,充分发挥笔记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上的阵地作用,让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实现个性化私人订制。在对笔记的建设利用过程中,学会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数学认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