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韩延明
众所周知,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多年来高考的重头戏,而小说阅读又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首选。在小说阅读中,有一个题型长期占据“霸主”地位,成为命题者的“宠儿”,这就是对小说中某个情节、环境或细节描写的“作用”的考查。这种题型的题干中常常含有“作用”“用意”“妙处”等标志性词语。如2017年江苏卷第15题“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2016年全国卷Ⅰ第11题“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解答小说“作用”题可以从考查类型及解题方法入手,主要有四个突破口:
一、以“要素”为突破口
解答小说文本的“作用”题,首先要从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其一,小说是关于“人”的文学,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其二,无论是分析句段的作用,还是开篇、结尾的妙处,抑或重点描写的背景、道具,都与情节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三,小说创作与其他任何文学作品一样,终极目标是表现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作用一定离不开主题。因此,分析“作用”题,大多都可以与“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或升华主题”联系起来,“人物”“情节”“主题”被称为解答小说“作用”题的“一级关键词”,是答题的首选要素。
如2016年全国卷Ⅱ第11题: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因为是“电话”将两个人连接在一起,文中使用的语言描写就会更多一些,便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在内容的表达上也更加自由。再者,“电话”将两个人的命运连在一起,情节具有戏剧性特点。另外,通过“电话”内容,凸显了战争的背景,表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主题。
参考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的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替,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的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再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6题: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解答本题,要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围绕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分析这样叙述的好处。
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題内涵更加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加真实。
二、以“人称”为突破口
从叙述角度上看,小说大多选择第三人称构思故事情节,这是常规模式。运用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有的小说虚构了一个人物“我”,采用第一人称写法,透过“我”的视角或由“我”来讲故事,以此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这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可以称之为求异模式。作为高考试题,一般会避“熟”就“疏”,在文本的“异”处寻求命题点。所以,小说如果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就很有可能会在“人称”上设置“作用”题。
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第11题: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故事是通过“我”来叙述的,“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即“证人”,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我”是讲故事的,也是看故事的,因此,“我”的“作用”一定与情节发展有关系,即推动情节发展;再次,事情是人为的,情节的发展离不开人物活动,所以回答其“作用”一定要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联系起来。
参考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再如2014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1题: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说对渡夫故事的叙述主要是从与“我”的对话、“钱”的话题的引入,以及他自己的叙述等角度展开的。“我”的介入使得渡夫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我”与渡夫之间关于“钱”的话题的讨论,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话加自述的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
参考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情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三、以“手法”为突破口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增加看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手法或设置悬念,在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时为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而设置“关子”,使小说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或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谨,营造一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项链》前文的三处伏笔,使其结局在出人意料之后,读者细细咀嚼,发现这个结局又在情理之中,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增添了小说情节的起伏波澜,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跌宕多姿,又能引人深思,深化小说的主题;或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更为紧密;或巧妙铺垫,为情节发展铺好基石,增加情节的张力,使情节具有合理性。解答小说“作用”题,“手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如2018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文中的画线句是对后院景物的描写。这里阳光温暖,鸟语花香,这美妙的情境暗示接下来会有好事发生。在前文中,小哥儿俩因为痛失八哥,哭闹不止,且扬言要打死野猫为八哥报仇;后文描写小哥儿俩见到刚出生的小奶猫欢喜不已,忘记了替八哥报仇的事情,景物描写出现在两部分内容的中间,为人物兴趣的转移和情绪的变化做铺垫。小奶猫被发现的地方是在有阳光的墙边,而画线部分的最后一句“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正是接下来的情节的伏笔。
参考答案:①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兴趣的转移和情绪的变化作铺垫;②“日光”与“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再如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13题: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意外的结尾”强调出人意料,“有什么好处”问的就是作用,综合考虑,就是考查作品艺术手法的作用。本文的结尾属于“欧,亨利式”结尾,同时也呈现出魔幻色彩。从小说结尾看,在没有鱼的情况下,全家却感觉到鱼汤很鲜,而这“美味”正与标题的“美味”相照应,引发读者对标题意蕴和文章主旨的深层思考。
参考答案:①情节在结尾处这样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与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让结尾呈现出魔幻色彩;③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四、以“结构”为突破口
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总是在结构上精心构思,别具匠心。一部小说的结构过程,就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輕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在考查小说“作用”类试题中,常常会从结构特点上设题,主要包括线索、过渡等。“线索”是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恰当地设置小说的线索,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还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过渡”也叫“转场”或“转换”,它往往承上启下,使小说结构严谨,情节浑然一体。
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第13题:
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母亲和行人的三次对话,虽然内容略有变化,但都是关于看火车的,在结构上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反复描写母亲想去看却一直未能去看火车,表明母亲对于看火车一事既向往又犹豫不决,母亲详细地询问路人看火车的情形,许多人被她盘问得不能忍受,表现了母亲强烈的好奇心。
参考答案: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②反映了母亲既向往又犹豫不决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成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再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要求分析“文中多次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此题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回答:在结构上,“插军旗”这个细节作为线索贯穿全篇,前呼后应,体现了小说的整体性;在艺术上,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解答小说“作用”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要找准突破口。第二步,要熟知解题时常用的关键词,一级关键词有人物、情节、主题,二级关键词有悬念、铺垫、伏笔、照应、过渡。第三步,用序号标识要点,分条作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