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施秀山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速运转的时代陀螺,将社会切割成一个个网格,将人们隔离成一个个原子。但顽强的意志使人们向外向上生长,激励我们从一个个原点走出,又将一个个原子被此相连,遥相守望。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独善其身越来越不可能。我们为自己奔忙,也给他人幸福。你我都是社会生态链的一环,是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需要你我发自内心的善意。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写作指导】
一个人能写出好文章,绝非附庸风雅,而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写好作文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但毫不隐晦地说,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三毕业后还是很难写出一篇文从字顺的像样的文章来,这岂非咄咄怪事?
一、关于材料
1.材料是写作的根据,是自拟题目、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构思行文的出发点和凭借。
2.材料中的两段话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考生写作时评说或演绎的对象。
3.这是一则切入现实生活的材料,给考生的发挥提供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二、关于审题
这则材料主要围绕“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独善其身越来越不可能。你我都是社会生态链的一环,是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展开论述。
审题时注意:
1.高频出现的关键信息。
2.关注重要的关联词,如第一段材料的“但”,第二段材料的“也”。
3.整体把握材料信息。
材料审题时抓住关键信息:“隔离成一个个原子”“一个个原子彼此相连,遥相守望”“万物互联”“独善其身越来越不可能”“都是社会生态链的一环,是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三、立意参考角度
1.我们都是命运的共同体: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既是命运的共同体,请摒弃自私与冷漠,将眼光投向无穷的远方,投向无尽的人们,心怀善意与悲悯,他们都与我有关,这个社会、这个时代都与我有关。
2.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个体的奋斗固然重要,然毕竟是一种小我情怀,抵不过现实的诸多积弊,这些“现实之刺”需要有识者、有为者、有担当者去抵抗,去拔除,否则,原点走出的自我只能陷入迷惘,生命意志的奋斗只能无奈消解。只有合众人之力,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环境,个体的奋斗才不致陷入虚无。
四、关于作文评价
这道题有很大的张力与很强的思辨性,这就为论证与分析提供很大的场域与空间。这也是需要动脑的题目。无论题目的外层含义还是内在意蕴,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好好分析。唯有如此,才能由肤浅走向深刻。
选材切中时弊,直击人心的隔阂与人际的冷漠,表达了一切能得到良性改变的热望。以譬喻形象地引出话题,再逐步揭示诸如“我们”“从原点走出”“彼此相连”“遥相守望”“给他人幸福”“休戚相依”“善意”等关键词句,审题指向明确,透出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和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
【作文示例】
万类霜天竞自由
淮安一考生
落霞浮浦,晴岚荡波,松涛阵阵,松尖之上,银光若霜,树隙之间,一股相思的遥远透进万斛天光,此中智者非王摩诘莫属了。不厌世弃官,不独善其身。以辋川图景构造千古登临之诗,他使自己落入紅尘之中,与俗世相连,自能成佛。
人生像一条黑色的大河,人们不由自主地被裹挟着向前,我们需要彼此的助推,方能流淌。
吟咏“唯见西江月,曾向金陵城”的大诗人陆羽,毅然将自己流入民间。他走访茶民,翻阅古籍,他的性情,亦如茶叶一般,纵使历经沉浮,也无惧岁月的雕琢,最终写成了《茶经》。-AT,果没有茶民的支持与传教,他又怎能成为万人敬仰的茶圣。
“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撤其清。”生于尘世,与他人友善,彼此相连,自能云淡风清,川行石立。
何人做到了?
仓央嘉措,他是布达拉宫幡旗上最纯粹的雪,身处权力的顶峰,面对红尘万丈和佛法无边。他悄悄降临人间,在酒馆街头。他如藏族小伙一样,会一会自己的意中人,他没有将自己与红尘隔绝。他明白,他不仅是佛,更是人。他撕下佛的外衣,不高坐佛堂庙宇,只为与藏民融合,相生相依,终成了藏民心中最亲切的佛。
回望红尘相离之地,孤寂亦搞心之场,我们缺少那份密切相连,相互依存之心,自难有心灵的栖居之地。
张岱,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他享尽繁华,历经精致,率性风流,他愿在人们的劝诫中满满打磨、淬火、挫去棱角,经涅槃渡心劫,终保本源一片鲜。他深深明白,他是尘世的一分子。在其中,只有磨合,不独善其身,方可成功,他终坐断寂寞,昂扬出另一种姿态。
薛涛箧,稼杆词,易安风骨,彭蠢烟,五尊碑都是文化之精华,不可一枝独存,只有融合,方可拥有最辽远的诗意,得到大同之思。
只有孤芳不自赏,方得万类霜天竞自由。
[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优秀的考场作文,其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审题精准,立意恰当,全文思路清晰,论证了人要融人社会,不能独善其身的观点。
二是标题亮丽,给人以清新的情愫,行文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显得挥洒自如,展现了开阔的文学视野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三是结构严谨,紧扣观点展开,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层层推进,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四是材料精当,且运用技法得当,文采斐然,无堆砌感。
当然,文章在遣词造句上还有一些瑕疵,就论证而言,如果能够列举反例进行对比,或许效果会更好。
作文无诀窍,文章写得好,靠的是观察、感悟生活,靠的是砥砺、磨炼笔尖。高考是模式相对固定的考试,总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肯下功夫,勤于钻研,定能触类旁通,进人佳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