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叶旭红
记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所藏佛经的修复
自2015年起,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陆续承接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所藏纸质文物修复任务,累计修复金石拓片等千余件。2019年起,计划为该中心修复100张金石拓片和21种1000余开(叶)的纸质佛经,此次参赛的《戒姻缘经》残卷便是其中之一。
该批佛经普遍存在多种病害,亟待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在修复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参考《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 0025—2010)、《馆藏纸质文物病害与图示》(WW/T 0026—2010),以及《古籍修复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WW/T 0023—2006)等規范,针对该批文物的保护修复编制方案,以指导该批文物保护修复的实施。在实施保护修复之前,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更具针对性的分析检测和试验,制定细化方案,并在实施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做好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工作。
其中,我修复的这册《戒因缘经》经折高38cm,宽12.8cm,单面5行17字,存29.5开。经叶纸张絮化、残损褶皱,有明显的水渍痕迹,经叶散落、纸张变色严重。存上下封面板三块,破损较为严重。
根据修复流程,首先对待修复文献进行拍照记录,留取原始信息;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修复对象进行无损分析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及病害评估结果制定具体修复方案。随后,选配适合的修复用纸,染色做旧:根据不同的装帧形式拆分书册,揭取残片后精修精补;分册重装,修复原有书皮、夹板或加装新书皮、夹板;制作适合保存的装具,保护修复步骤如下:
运用网络资源搜索佛经原文,使用电脑排版,使得其行字数与原件保持一致,打印成纸本,待修复过程中随时参考比对,也为修复及后期复原提供依据。
在桌上铺一张日本化纤纸,并在上面绘制与经折“一纸”(2.5开)长宽高都相等的规范,保证修复过程中每面经叶的尺寸与形状不发生改变。
由于经纸絮化、粘连严重,修复前,先用小竹起子将每一折小心揭开,尽量保持完整,散落的碎片尽量标注位置保存好。将一纸(2.5开)作为一页,逐一修复。
修复用纸,经纤维检测、分析对比,选择了材质接近的库存老纸,并用红茶、橡碗等天然染料染色、做旧,力求做到纸质相似、色调和谐、观感舒适。
修复中,要将经纸少量喷水,用羊毛刷子展平,对于卷曲尤为严重的破损边缘处,要小心用镊子翻转舒展。补纸使用时也要先喷少许水,在半潮湿状态下进行修补,力求与经纸抽涨伸缩保持一致。补纸与经纸的边缘,可适当用手术刀刮薄处理,使交界处平整自然。修复过程中将经纸碎片比对原文拼放在原来位置,也可从正面拼贴。部分经纸没有缺损,但纸张已经絮化,这种情况则用薄桑皮纸局部托裱加固。修复后的经纸重新喷水,在吸水纸中压平,注意喷水要适量,展平时尽量上下舒展,减少变形。
修补后的经纸,可从正面再次处理破损与补纸的交接处,使接口平滑。
将修补、压平后的经纸按原样折回,每一纸为一叠捶平。最后将折叠好的经纸按照原文顺序连缀,剪裁掉多余的补纸。
上下板的修复:原经上下板主要存在磨损、霉变、污渍、糨糊失效等现象,故修复中,先将板面包裹的丝织品揭下,用六七十度的清水冲洗、浸泡,去除霉迹污渍。磨损较严重的地方,在背面用皮纸加固修补。最后略加全色,使整体色调和谐、美观。原上下板中的纸板,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保存环境等问题,普遍存在霉变、糟朽、粉化现象,已经没有保存的必要,因此用与原板厚度相近的无酸纸板代替。这样修复,既保留了原有的丝织品,达到了“整旧如旧”的效果,替换的无酸纸板,又更好地起到了保护经文的作用。由于此册经文上半部缺失待考,而下半部完整,故仅将下板与经文连接。
佛经典籍是中华典籍中数量非常庞大的一部分,其文物、文献、艺术价值也在古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经折装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的典范,体现出中国佛教典籍装帧的特色。这次的佛经修复项目,让我们积累了更多经折装修复的经验,同时也在修复典籍的过程中填补了佛经版本知识的空白,并感悟到佛经中的许多道理,修行了自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