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时间:2024-05-10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第一小学 董春梅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正处于认知阶段的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是什么”,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求善、知善、行善的过程中找到“怎样生活更有意义”的答案。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兼容性,将道德观念以最有效的方式融入到学科体系当中,构建可以实现育才育德双赢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课程,同时也作为德育的隐形课程承担一部分的德育任务,在此过程中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作为媒介和教学载体,挖掘出最核心的德育内容,并最大限度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与感染力,不断深化渗透德育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最大限度教学生一定的读写能力,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语文作为最开始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工具,可以通过识字阅读从文章中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悟人生的百味哲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绪,语文并不只是书本上单调的文字,它更像是一只富有生命力的精灵,自由洒脱地飞翔,带着那希望的光替我们照亮远方。

由于小学生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存在差异,多方面的影响会使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难以控制的个体差异,这也让学生在处理某些疑难问题时会出现一些观点上的分歧,从而采取不同的做法,而在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时,一些错误的做法和不适当的行为可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深化改革小学德育工作,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向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基本任务。

无论是哪一阶段的德育工作,都应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奇的事物不断出现,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也渐渐发生变化,所以,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改旧创新。语文作为最具人文教育性的学科,更应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创造一条语文教学与德育紧密联系的通道,对学生而言,可以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对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则是一条改革语文课程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构建教学相长、积极健康的教育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者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思想,这样的想法固然新颖独创,卓有成效,但我们应先了解两者的特点,再针对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制定合理有效的结合方案。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课程目标上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小学语文作为知识性的学科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学生学业成绩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从中反馈信息,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改善并提高教育质量。相较之下,德育的内容更抽象、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多样,更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关于校内的德育工作一般是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这样的形式虽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与德育相关的知识,但教育形式上过于死板,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容易使德育工作脱离生活实际,所以在开展德育课程的同时,不论是学科教育还是学校的课程管理,在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进行德育渗透才能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让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更加顺利进行,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要求,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发掘,深化语文知识与道德理论的联系,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将语文课程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新

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儿童有创造力,认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在学生还不能有意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成长阶段,其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引导。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死板硬性的灌输式教育,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从一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就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只享受着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现在要想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解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无数个新的生长点和衍生点,设置一个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自主创新思维打基础。在小学教育阶段,对于语文教学往往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问答法和讨论法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这样的教学手段往往是围绕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展开教学活动,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读识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业成绩,但这样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并不能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学习,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也并未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内化知识,这些教育形式上的弊端导致无法实现促进学生智能和品德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常常脱离生活实际

在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中,我们常常是以教科书作为最基础的教育手段,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上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并且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极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和伟人事迹,但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与道德规范大多都是由教师以理论的形式进行表述,并引导学生学习的,会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这样的内容和现实生活并不贴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懂且枯燥。同时,这样的文章可能其中心思想和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想法不相符,对于学生的兴趣发展以及语文素质培养效果不是非常显著,让学生仅仅是从认知学习的角度理解语文知识和道德规范,没有真正内化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内容,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当中,也并没有真正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

(三)教师工作的关注度不高,缺乏教育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的教育目标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这也间接反映出教师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关注度不高,并且在为学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的时候并没有将德育工作摆在同一位置,仅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有效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工作,而且如果教师自身对德育工作的关注度都不高,就更没法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性,便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很难促进自身道德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四)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制约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将教学生学习文字、运用词句等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容易忽视语文学科自身对学生的人文影响,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宝贵的中华文化瑰宝,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标不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得教师越来越重视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之间的联系,因为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积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不能混淆,也不能掩盖教师的职能。教师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灵活的“讨论探究式”进行转变,自身的角色也从知识的讲授者向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进行转变,并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从传统被动地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转变。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化方法

第一,采取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的新模式,提升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善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不能死板地运用讲授法,不拘泥于阅读背诵的学习方式,多重视学生本身的人文精神,多采用探究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内容上联系道德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采用语文学科教育与德育双管齐下的方式。例如,在语文课文讲授的同时,可以引入社会生活中与课文内容主旨相似却又充满正能量的事迹,使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也可以通过对真实事例的新认识慢慢勾勒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尝试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塑造,实现培养小学生“德语”双馨的教育目标。

第二,深入发掘语文教材,深化语文知识与德育内容的联系,传授学生积极正向的道德观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往往取决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思路,教师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就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把握语文知识中的人文性和价值导向,将语文知识和德育内容有机融合,分析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建立起自身积极正向的思想品德。语文教材往往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起着重要作用,而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它的隐性特点注定了德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常常要合二为一,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深挖文本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并设置与之对应的德育情境,使学生既有知识的积累,又兼具德育素养的培养,给学生以感化和熏陶,这样才会使学生朝着向善、向美的方向前进。

第三,强化教师对德育渗透的理解,了解学情,把握最佳教学时机,并开设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履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的言传是职责所在,而身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这种方式有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体现在他对自己生活目标的要求和努力工作的程度上,教师作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效果,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深化教师对德育的理解,在学校工作中向教师强调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创新地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把握最佳的教学时机,并结合讲授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学情,指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道德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第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立足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小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成为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语文作为学生的思想启蒙学科,在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词语、诗句有很多,这些内容都在不经意间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江山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既激发学生的美感,又能从自然中萌生出爱国情怀,进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投身祖国建设的激情和热情,可以通过借助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同感,无论是他们超凡的能力,还是精神品格上的超凡脱俗,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情,培养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在教学前期,可以利用语文的人文知识,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在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都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任务,从小培养学生形成学有所成建设祖国的思想觉悟。

总之,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自身的教材内容和基本知识框架来为德育提供基础,教师需要负担起德育的责任,帮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中理解和提升德育知识,在不断加强自身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将德育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理念之中,让学生能够全面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