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房玉梅
[摘要]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它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练习巩固,才能夯实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书培养自学能力,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解决问题,学会语言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方法,才能主动学习,主动探求,学习的个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学法指导;数学教学;发展思维
学生如何准确地掌握学法,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法指导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基石,好方法让学生离成功更近一步。
一、让学生学会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小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阅读是收获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但是,有的教师仅把它单纯作为习题集,只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接触课本,有的教师偶尔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读读定义、法则,长此以来,学生学会的知识完全靠“听会”的,他们不会自主地、独立地阅读课本,即使反复看了,也提不出问题。
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提前给学生留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读教材,对关键词语仔细品味,理解其中的含义。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0除外)数时,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在读教材时,就会有疑惑,“相同”换成“同一个数”行吗?“ 0除外”能省略吗?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但深刻,而且扎实,同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学生课堂练习的空间,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看书自学,一是可以知道学生在新课之前,带着学习目标看书,有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带着问题听讲。二是在新授过程中,某些知识属于介绍性直接给出的,不需要讲解,学生自学课本即可。三是可以在新授课以后看书,消化巩固所学内容,给学生留下讨论或质疑的余地,也可以培养学生做作业之前先把知识梳理一遍,再动手练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看书时,不仅要使学生阅读书上的例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发展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说给自己听,说给同桌听,说给大家听。如学习新的概念,要说新概念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计算方法,要结合具体计算说出相应的理解;学习应用题,要说对题的理解,确定计算方法和依据解题步骤;学生验算时,要说出运算的方法及依据等。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话说准确、说明白,从而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看百数表,请学生小组合作找出3的倍数。学生找完后,有的说: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有的说:我认为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没有什么规律,因为0到9都有。有的说:不管横着看或竖着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有的说: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最后一个学生说:我明白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问题更加清晰化,让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深化和提高。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活动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语言完成的,我们不能满足于儿童能够大声地说话,还要鼓励他们在心里“默默地说话”,以进一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新知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操作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鲜明的表象,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一年级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题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来理解它的数量关系,在探讨如何计算25加20时,学生立刻答出等于45,我便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平时我们怎么来算呢?学生说:摆小棒,我马上说请同学们利用小棒摆一摆。从孩子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小棒就成了孩子们认数、理解加、减法算理的工具。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摆小棒——展示摆法 ——汇报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对算理的初步理解。再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先一一对应摆黄色的磁扣和蓝色的磁扣,说明黄色的磁扣和蓝色的磁扣同样多,再摆黄色的磁扣比蓝色的磁扣多2个。学生通过摆学具理解了黄色磁扣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蓝色磁扣同样多的个数,另一部分是比蓝色磁扣多的个数,因此,黄色磁扣的数量等于蓝色磁扣的数量加2个,教师再让学生总结:大数=小数+相差的数这样的关系式,学生就更明白了,而且掌握得还很扎实。
四、让学生学会用图示解答应用题
让学生学会用图示解答应用题,主要是通过题目的文理与算理,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寻找解题的方法与途径。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所以,许多学生都感到解应用题的困难。通过运用示意图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现出来,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图示的技能,不能光让学生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手画。从基础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开始,直至一些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等。在较复杂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图示充分显示了它的价值,凡能画出示意图者基本上都能解对,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解对,因此,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运用图示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如人教版一年上有这样一题,从前面数第3是小萍,从后面数第7是小萍,这一行有多少人?当看到文字时,孩子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我动手画让学生跟着我一起画。当我把示意图画到黑板上学生也画好了的时候,我问:你发现一共有多少人?看到图学生明白了都积极踊跃地回答9人。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图示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五、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摒弃问题的细枝末节,把决定问题本质特征的地方找出来。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好比亮起来一盏指路明灯,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
如学习两步应用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中间问题未知。充分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提出中介问题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从而为问题的转化提供方向。再如学习异分母加减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母不同,抓住这一关键点,创设情境使学生想方设法用学过的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将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学法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方法。课堂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学习方法的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学生就是好,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主动学习,主动探求,学习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钟富明.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3,(10) .
[3]王克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山东教育科研,1999,Z2.
(責任编辑 史玉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