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林凤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组成小组的方式进行的一种互助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班级的实际需要划分小组,通过合理分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根据当前的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应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无论是小组成员还是教师,都要注意维护竞争的合理性,通过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还应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而实现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合作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现今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数量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又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每年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在不断增加,而教师的数量跟不上学生的数量增长,这就导致每个班级的人数在不断增多。时至今日,有些小学的单位班级人数已经达到了近百人,很多初高中的单位班级人数也都在50人以上。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对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同样的教学精力,因此也就导致有些学生得不到教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不应继续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而应寻找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形成一个个互助小组,这样教师只需指导每个小组的学习活动,从数量上减少了需要关注的对象。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也就照顾到了教师无法关注的学生。学生在小组中通过交流能够感受到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能够收获多方面的评价和提醒。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要多于教师,一些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对事物较强的认知能力,能够为学困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帮助。而且,学生之间无论是身份还是心理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学习方面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交流,却愿与同学多一些探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心理健康状态。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1.合理分组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班级内划分小组。在划分小组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小组数量和组内人数、组内成员的座位距离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成效,所以应当慎重考虑。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需求划分小组,如为了提高班级里学困生的成绩,就要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到一组,以便于学优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困生;为了参与某项比赛或者班级内组织的小竞赛,就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领导力、动手能力等,要尽量把有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而不要将两个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合理的分组方式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同一小组内的成员只有互帮互助,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若是小组内的成员在性格、爱好、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合作的时候就势必会产生许多矛盾,这样非但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还会伤害到同学之间的友谊,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教师应在刚刚完成分组的时候对各个小组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小组内的矛盾并妥善调解。在无法调解的时候需要当机立断,及时更换小组成员,使矛盾消解于萌芽阶段。
2.制定目标
小组划分完之后,要根据当前的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目标是阶段性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更新的以学习目的为目的的任务。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能够给予学生动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明确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并且在任务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应当怎样提高并不是目的一制定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想要提高成绩的目的,制定提前预习、按时练习、定期复习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是可以循环实现的,即一次完成之后还可以应用到另外一次学习中再次完成。学习目的的制定是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需要,而学习目标的制定则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到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也就是说学习目标的制定应当是小组内成员一起完成的任务。过高的目标会让学生产生无法完成的沮丧感,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但是过于简单的学习目标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懈怠情绪,同样也达不到鼓励学习的效果。所以,制定小组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应当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可以让小组把制定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以文字的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觉得可行后方能执行。教师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制定合乎自己能力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完成目标的成就感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下一个目标,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
3.合理竞争
竞争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一个人一旦意识到自己处于竞争环境中,就会积极地活动,以争取成功。小组是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竞争。无论是小组成员还是教师,都要注意维护竞争的合理性,不能让竞争最后变成恶性的攀比挤兑。除了小组内的竞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之间在同一时间确立的学习目标可能相同,特别是在参加竞赛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都想获得胜利,于是就会与其他小组之间产生竞争。竞争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够加快思维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然而竞争中也有很多反面效果,如竞争时爆发出来的矛盾更加激烈以及失败者的自卑情绪和胜利者的自满情绪,这些都需要外力因素对其进行引导。教师就是一个外力因素,虽然不参与竞争,看似游离于小组之外,实则与小组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小组中爆发矛盾的时候进行调解,当个体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进行疏导。合理的竞争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率地学习,也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应当注意维持竞争的合理性。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并不是全方位的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够弥补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任何学习模式都不能完美地涵盖所有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给予个体一定的自由时间,不能所有的活动都集体完成,这样很容易让个体对集体产生依赖,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也要注意适时地安排学生做一些个体活动,既要给学生提供小组学习的动力,也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并不参与到小组中,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被排除在外的,相反,教师的存在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的基础。无论是小组的建立、学习目标的制定,还是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主导地位都一直不变。教师虽然看似游离于小组之外,但是小组内发生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教师进行引导和调控,小组间的联系也需要教师进行连接。如果失去教师的领导,学生就会失去方向,小组内的矛盾也无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适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也能够减轻当下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压力。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划分小组,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柴翠萍.关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几点启示[J].新课程学习(上),2012(09).
[2]张少文.关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29).
[3]李万忠,陈菊芳.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03).
[4]骆亚奇.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6).
[5]黄永东.尊重的教学,合作的文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综合),2011(06).
(责任编辑 赵永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