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黄丽兰
[摘要]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儿童的精神乐园,有助于培养儿童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因此,童话作品被广泛引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童话中的乐趣,调动学生发现的内驱力;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要让孩子们发现童话故事的不同之处,还要让他们发现相同之处,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童话;在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创编,放飞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发现;童话;感悟;情感
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但现在的童话教学往往机械、呆板,缺乏创新,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童话的文体特点也不够重视,扼杀了童话的灵性。童话语言简洁易懂,生动活泼,口语性强,常常在结构相似的反复叙述中推进故事情节,在反复中又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童话的意蕴深厚,趣味横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品味这些细微的差别,更好地领悟童话的意蕴。下面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从现在开始》一文,谈谈童话教学中如何贯穿发现法。
一、初尝甜果,发现引入
发现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有一双眼睛,有思考的头脑,任何人都能有所发现。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生性活泼,富于幻想,喜欢猎奇,爱问为什么,这与童话的特点合拍。教学中,要给孩子预热,让他们觉得发现并非难事,使他们渐渐尝到发现的甜头。
例如,课前播放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电线上的鸟儿》,趣味横生的动画片让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笑?从动画片中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发现了小鸟在电线上不停争吵,互不相让;有的发现了大鸟太重了,把电线扯成V字型;有的发现小鸟们把大鸟啄下了电线,它们自己却失去了羽毛……孩子们滔滔不绝,陶醉在发现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善于发现的孩子最聪明。”如此,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调动了自身发现的内驱力。
二、明察秋毫,发现不同
发现教学的思路不是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发挥自身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童话《从现在开始》结构简单,故事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叙述了猫头鹰和袋鼠上任后所发生的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在听完这两段录音后,请学生发现这两段有哪些不同。学生发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猫头鹰上任后很神气,袋鼠上任后很激动;猫头鹰命令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袋鼠命令大家都要跳着走路;大家听了猫头鹰的命令议论纷纷、叫苦连天,听了袋鼠的命令直摇头,无奈只好苦练跳的本领……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发现!我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拎出“神气极了——激动;议论纷纷——直摇头;苦练本领——叫苦连天”等重要的“不同”进行对比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让课堂充满乐趣,有效提升了童话教学的品味。
1.感悟神态的不同
猫头鹰上任时“神气极了”,袋鼠上任时很“激动”,引导学生感悟这两种不同的神态:
师:“神气极了”和“神气”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了“神气极了”意在强调非常神气、特别神气。
师:同学们聪明极了!大家看插图,你从哪里发现猫头鹰神气极了?为什么这么神气?
学生回答后,我引领学生揣度袋鼠上任时的心理活动,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袋鼠的话,让学生感悟袋鼠的“激动”。
这一教学片段,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了猫头鹰和袋鼠的内心世界,将两位大王上任后的神气、得意、激动演绎得淋漓尽致,富有生活情趣。
2.感悟反应的不同
猫头鹰和袋鼠上任后,发布了近乎天方夜谭的命令,动物们对此“议论纷纷”“直摇头”,有苦难言。如何品味学生发现的这组不同呢?
在教学“议论纷纷”时,运用发现法,先是从字形着手,发现“议论”两字都带有 “讠”,跟我们说话有关。然后,让学生用“纷纷”说一说四幅动态图的景致,不仅进行扩词训练,还发现“纷纷”表示“多而杂乱”。接着创设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情景,品味“议论纷纷”的含义。通过一系列的发现,品味了童话,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词语训练,促进了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
3.感悟结果的不同
猫头鹰和袋鼠发布命令后,动物们只好照着做,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叫苦连天”“苦练本领”。这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苦”字,但这两个“苦”的意思不一样,如何让孩子们发现它们的区别呢?
首先,出示“苦”的解释:①痛苦、难受②刻苦、努力③苦味。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动物们“叫苦连天”会诉说哪些苦,这里的“苦”是哪种解释。接着引导学生体会“苦练本领”中“苦”的意思。
这一环节的教学抓住两个“苦”在文中的不同意思,启发学生想象动物们如何“叫苦连天”和“苦练跳的本领”,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的主旨,也有助于落实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三、擦亮慧眼,发现相同
适合低年级阅读的童话故事往往结构简单,采用反复的手法。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孩子们发现不同,还要让他们发现相同之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童话。
师:这两个自然段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擦亮眼睛,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通过观察、比照,学生发现这两段都是先写“谁上任”,再写“宣布命令”,最后写“动物们服从命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篇童话表达的形式,体会到童话的情节美、节奏美、表达美。
四、仿写创编,运用发现
在领会文章的写法后,再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进行仿写创编。
师:同学们,假如第三个星期不是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而是别的动物,可能谁会上任呢?
生猜测可能是蝙蝠、鸭子、小狗、公鸡……
师:请同学们仿照作者的方法,先说谁上任,宣布什么命令,然后说动物们会怎样做,自己编一则童话。
学生想好后,小组交流,接着全班汇报。
生1:第三个上任的是蝙蝠,它嚣张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倒挂在树枝上睡觉。”大家听了很不高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倒挂着睡觉。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摔得头上都是包。
生2:第三个上任的是鸭子,它拍了拍翅膀严肃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经常下水游泳。”大家只好苦练游泳的本领。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被水呛得直咳嗽。
……
师:真精彩啊!同学们都是小童话家。童话,给我们的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多奇妙啊!
在童话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有助于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从儿童的思维特点和童话的特征出发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实现童话世界与儿童生活的无缝对接,让孩子感受童话的语言美,享受童话的情趣美,品味童话的意蕴美。
参考文献:
[1]潘彩霞.童话、神话故事对儿童的影响[J].青海教育,2002(12).
[2]倪潜梅.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寻找支点——童话教学呼唤审美体验[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05).
[3]应玲素.童话:儿童心理成长的精神家园——略论童话与儿童心理成长的关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4]王志鹏.作文从童话故事开始[J].文教资料,2005(16).
(责任编辑 赵永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