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德育对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时间:2024-05-10

苏练火

[摘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研究和探讨德育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等院校教育和自身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有效表达。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对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人才,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决拥护者和践行者。从德育的视角出发,探求发挥德育的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对推进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功能;核心价值观;践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对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人才,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决拥护者和践行者。研究和探讨德育对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德育的内涵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用过“道德教育”和“训育”等概念,以示德育,而明确使用“德育”概念,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输入我国之后。事实上关于德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狭义仅指道德品质教育。而研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相关论述,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制与纪律规范以及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属于广义上的德育。

古有“德育至上”之说,今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之论,究其根源皆因德育具有其内在价值和功能。徐文华的《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利益冲突》,张耀灿、陈万柏共同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朱仁宝的《德育心理学》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德育的功能,但各有优缺点,如调节功能、转化功能和凝聚功能完全可以包含在调控功能之中。因此,德育的功能主要应该体现在德育的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

2.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高校是从事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体现德育是一切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还彰显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德育的程度,真正体现我国自古延续下来的教育理念——德育为先。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均与广义的德育相契合,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于高校而言,不仅要培育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还要使师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因此,德育是新时期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撑和动力支持。

二、当前高校德育不足现象及原因分析

当前学校教育没有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重智育,轻德育”。过分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依然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延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的高校仍然在“一俊遮百丑”的观念中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业务素质,甚至认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也无关紧要。从马加爵案到药家鑫案,从中国政法大学的弑师案到复旦大学的投毒案……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有知识而心理调适无能、法律意识淡薄,究其原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其教育引导不够。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理论课虽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对学生的考核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而较少涉及实践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德育考核机制不完善,还不能真正坚持以生为本,认清和掌握学生的群体特征,还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在评价学生优秀与否中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考评。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自觉性、持续性和实效性也会降低,同时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使学生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难以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这会影响其德智的协调发展,甚至导致学生的为人处世行为偏激乃至价值观与社会规范相背离。试想,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能践行好?

当前高校德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倚重知识和技能,道德素养方面要求不高;二是外部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弱化德育效果;三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三、发挥德育功能,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育实践证明,在社会外部大环境无法立即转变的情况下,高校只能通过“苦练内功”才能加强德育主客体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法纪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推进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发挥德育的调控功能,实现“全员德育”

德育的调控功能是指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德育内容的安排、德育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德育活动形式的设计和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都受德育目标的调节和支配的功能。德育的调控功能,增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一致性、连贯性和有效性。所谓“全员德育”是指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让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共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训练,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当前,网络化和智能化不断深入发展,知识碎片化加剧,服务价值化凸显。因此,高校在教育管理中,要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把课程教学方向真正转移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轨道上来。要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作用,同时要发动全体教职工从学校德育目标出发,改变以往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辅导员或思政工作者的“天职”的观念。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努力营造“全员德育”氛围。要加强对大学生品德教育,实现“道德与法律”“言传与身教”等的统一,增强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辨证关系,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感等得到教育和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目标,创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基础和前提。

2.发挥德育的激励功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的激励功能是指德育能够有效地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活动的效率,增强德育活动的效果。高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生。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身心和谐思想,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除思想困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丰富“第二课堂”生活,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陶冶师生的情操,调节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学生的忧郁感、孤独感和失落感。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促进师生心理和谐;注重处理好物质与文化,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关系,把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的相互渗透、有机统一。

学生在文明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爱的校园环境中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产生思想共鸣,才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4]余绍龙,黄冠.简论学校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5(3).

[5]徐玉明.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

(责任编辑 史玉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