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大、读的书多。可是,为什么是五车,而不是十车、八车呢?
战国时代,有一位非常好学的名家叫惠施。他每次出门都要赶着五辆牛车,拉着满满的五车书在路上阅读。爱读书就读嘛,干吗拉五车书出来吓人呢?这不是炫耀吗?那你可就冤枉他了!要知道,当时的人要出一趟远门可不容易,没有汽车火车,只能靠马车牛车出行。更重的要是那时还没有造纸术,因此人们阅读的书全是竹简书。竹子可比纸张重多了呀!难怪惠施每次出门都要拉上五车书了。
不仅仅是惠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为了向汉武帝推荐自己,光自荐信就
在竹子上写字的古人
用了3000片竹简。最后,他找了两个人,才把这堆“信”给抬进宫。而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一个晚上阅读的竹简就有120斤。战国时期的墨子曾自夸说:“我的车是世界上最好的,能载6000斤。”哇,那么照此计算,惠施的五车书只够秦始皇看250个晚上。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最初都是将文字用利器刻在龟甲和牛羊的肩胛骨上用以记录。直到公元前11世纪,人们发现在竹片、木片上刻字更轻松。
于是,他们将竹子做成一根根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再在每根竹简上下各打一个小孔,用熟牛皮绳将竹简串联起来编辑成册,这便是“简牍”。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字,少的话只有八九个字。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的书可都是镌刻在竹简上流传给后人的。
试想一下,如果一群古代的诗人们诗兴大发,就可能有一大片竹子要遭到砍伐了。所幸的是,东汉年间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竹子才逃脱了被做成竹简的命运。
这样看来,“学富五车”虽然代表学问渊博,但反映出当时的书写工具十分落后。
什么是韦编三绝?
你知道串联竹简用的是熟牛皮绳吗?古人将熟牛皮绳穿竹简的动作称作“韦编”。现在,如果我们把一本书看上两三遍,我们会很骄傲地说:“这书很不错哦,我都看了三遍呢!”可是,这要与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比起来,可是小巫见大巫了。他除了喜欢读书,对好书更是爱不释手。可是,这和“韦编”有什么关系呢?“三绝”又是什么?
原来,孔子在晚年时期,喜欢读《易》。开始时,一卷卷沉重的简牍让这位老人家花了很大精力,才把《易》全部看了一遍。不久之后,他又读了第二遍。读到第三遍时孔子说:“我终于有点了解这本书的奥秘了!”之后,他又不知道反复阅读了多少遍。读来读去,竟然将串联竹简的熟牛皮绳磨断了许多次,每次磨断后就再换上新的牛皮绳,然后继续阅读。
因此,后人便用“韦编三绝”来形容一个人看书勤奋,这其中“三”表示“多次”;而“绝”就是“断”的意思。
古人的写字习惯
在古代中国,人们有一种尊卑思想: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这种思想确立了“自上而下,从右往左”的书写方式。所以简牍打开后都是自右向左竖式阅读的。
试想一下,若古人在竹简上横着写,那就只得搬一张高高的凳子或梯子,从上往下看,最后,只能趴在地上看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