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素”入手常“描”常新

时间:2024-05-10

【摘要】素描作文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岗和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创立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这里的“素”,本人以为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事、景、物等素材,“素描作文”即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来抓住这些“素”的主要特征,并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把联想和感受“描”下来。这种作文方法尤其适合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初涉命题作文的小学中段学生。本文以统编三上教材为例,结合单元习作,通过“人物”“静物”“唐诗”三个方面指导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关键词】作文教学;单元作文;素描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7-0137-02

【本文著录格式】陈选琴.从“素”入手常“描”常新——“素描作文”在统编三上习作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20,19(27):137-13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作文的基本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联想,注意把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或最有兴趣的内容写具体。结合统编三上语文的习作安排,笔者着手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我们身边的“人物”“静物”“唐诗”记录下来,寻找习作的方法,感受作文的快乐。

一、人物素描训练

统编三上《语文》第一单元的习作安排的是“记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刻画人物就要对所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一)巧设游戏  素描外貌

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先提出此次作文要求:在同学中找一位模特,通过仔细观察,给他来一次“素描”,猜猜“他”是谁?(学生好奇、跃跃欲试)作文开始,学生专注地搜寻着“模特”的特点,打开储存词汇佳句的宝库,着手作文,有非把“模特”描绘得淋漓尽致不可的势头。往日那种咬笔杆作文的“惨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这不是作文而是游戏比赛。短短十分钟,就有同学要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了。学生作品一:一雙眯缝着的小眼睛,一对像贝壳一样贴着脸颊的小耳朵。当他大笑起来的时候,那对小眼就眯成了一条缝,显得更小了。身子因为兴奋而哆嗦着,肥嘟嘟的两颊也跟着一抖一抖的,像发好的白面团儿。太阳光一照,脸上的肉油亮亮的……学生作品二:她,圆脸蛋,柳叶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像晶莹透亮的黑葡萄……她,秀气漂亮,两腮有一对深深的酒窝,随着那略显羞涩的笑容而忽深忽浅。薄薄的嘴唇红红的,像盛开的月季花瓣……

(二)创设情境  素描动作

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上课了,老师拿着教科书和一大摞作业本走进教室,把东西放在讲台上,打开电脑,想插上优盘,可找来找去没找到。老师翻翻教科书,又翻翻作业本,忽然,老师拍拍脑袋,把手伸进口袋,原来优盘就放在老师的口袋里。老师拿出优盘并熟练地插上,打开PPT,开始上课。学生通过观察老师一连串的动作来进行“动作默写”,五分钟后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动作素描,展示交流,学生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让自己观察到的动作描写得更细致,用的词语更到位,更与众不同,习作的乐趣在挑战的成就感中逐步形成。

(三)激发兴趣  素描对话

“言为心声”,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语言的特色,人物的语言是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不仅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意义,而且还能使作品中的人物鲜活丰满,增强了故事性和可读性。阅读童话,创编童话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孩子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结合本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我来编童话”,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写出富有个性的、体现童真童趣的语言,并在写作实践中获得编写童话的乐趣,体验编写童话的成就感。

学生童话习作《骄傲的烟花》:

快过年了,主人买来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烟花放在车库里,和他相邻的是刚刚长出花苞的春兰盆景。兰花挥动着她细长的辫子招呼着新伙伴:“你好,新朋友!”“你是谁?长得这么难看。”烟花傲气地说。“朋友,我叫兰花,你是烟花,都跟花有关哦!”兰花温柔地说。“简直笑话,我能和你一样吗?我能飞上万米高空,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人们都会因为我的盛开欢呼鼓掌,你呢?能和我比,丑八怪。哼!”春节到了,整个小区静悄悄的,没有听到谁家放烟花的声音,主人也一直没有放烟花的意思,车库里的烟花有些着急了:“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吗?” 旁边花盆里的春兰静静地什么也没说,她的花苞鼓鼓的,要裂开一般。终于有一天,主人来了,他看看那个大大的烟花,叹了口气说:“哎,小区禁止放烟花了,没办法,只能等社区上门统一处理了。”然后,又看了看旁边的春兰,喜出望外:“哎哟,这花苞,不几天就要开了吧,我得把她放到客厅最显眼的地方去。”说完,喜滋滋地捧着盆栽上楼了……

二、静物素描训练

本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可以让学生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相比于动物、人物而言,静物是没生命的,怎么才能赋予静物以灵魂?观察、联想是必不可少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一)抓住特点,化静为动

静物描写,主要是通过抓住它的形状、颜色、功能等特点进行叙述。观察静物“青蛙”,指导学生重点从观察青蛙玩具的外形入手:颜色(披着绿色的外衣,夹杂着黑色的斑纹,腹部乳白色);形状(仰着头,咧着又大又宽的嘴巴,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神态(神气,是绿色的士兵,庄稼的卫士);功能(有发条,会表演,憨态可掬,给家人带来欢乐)。作文时,既写静态,又有动态,动静结合,生动有趣。另外习作时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青蛙”活泼可爱、亦庄亦谐的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二)发挥联想,情景相融

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所得酣畅淋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共鸣。同是静物观察“青蛙”,有一位学生的习作构思是:先从可爱的“青蛙”外形,联想到有关青蛙的儿歌;然后写了一家人在一起玩“青蛙”,赏“青蛙”,其乐融融,情景交融;接着由青蛙玩具联想到田野里捉害虫的青蛙,描写它坚守自己本分,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强烈责任心;最后写了青蛙给予自己的启迪:要努力进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察静物,不只是“看”,更重要的是“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内容与思想。

三、唐诗素描训练

唐诗是美的,它的美凝练而隽永。唐诗素描,即通过了解背景、观察插图,斟酌诗句等方式,再现唐诗的意境、韵味和形象。就三年级的孩子而言,这是充满挑战的一项训练,但此项活动,加深了孩子背古诗、读古诗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作文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一)读诗文深体会,描写古诗意境

孟郊的《游子吟》,通过母亲细细缝补儿子衣服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深的母爱。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散文的语言去描述,古诗的字少情深之美跃然纸上。

母亲坐在油灯前,轻轻地拨了拨那渐渐变短的灯芯,温暖的光亮顿时洒满了整间屋子,母亲拿起针熟练地在头发上比画了几下,据说,头油能使小小的钢针变得更加的锋利。坐在油灯前的母亲,背有些驼了,眼有些花了,穿起线来也没有原先的利索了。我静静地看着母亲,看着她艰难地穿针,看着她一针一针缝着那件明天我将要穿着远行的衣衫。每一针,都是那么的细细密密;每一针,都缝进了母亲对儿子的挚爱与祝福。看着母亲双鬓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我鼻子一酸,禁不住泪流满面……

(二)观插图编故事,再现古诗情境

袁枚的《所見》是三上教材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牧童骑牛背听蝉鸣的可爱模样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通过联想编故事,既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又锻炼了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变化的能力,还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自身语言的美感自然也就增强了。

夏日,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在野外的小径上缓缓行走,微风轻抚着他的脸颊,透心地舒畅,他禁不住唱起歌来,清脆嘹亮的歌声,在森林里回荡。

“知了、知了……”一只蝉儿应和着牧童的歌声唱了起来,然后是一群蝉儿呼朋引伴地来了,一齐扯开嗓子高歌,一场森林音乐会拉开了序幕。牧童被这穿透力超强的声音震撼了,马上紧闭嘴巴静静地站着:“小小的蝉儿,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我真想捉一只看看,顺便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美术素描,是使用简单的工具,利用单一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绘画,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而“素描作文”则是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习作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是小学生作文的基础。

“我师造化意无穷”。引导学生在写作上更多地去“师法自然”,更切实。更具体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脑去想,用自己的手去“写生”,用自己的心去“素描”,多积累,求创新,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为高段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岗.从素描着手培养小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J].小学语文教师,201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