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学生立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时间:2024-05-10

沈淼贵

【摘要】高中语文教育主要针对阅读,表达和理解教育的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学生立场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的视角深入研读课文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实现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自我反思,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让教学富于变化,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学生立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通过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提高高中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新课改推行以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慢慢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传统教学来说,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作用,造成教师在讲课中完全以自我为主,对于学生主体作用根本不关注,硬性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非常低下。所以,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转移重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现在教学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认为只要增加学生阅读量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其实这个想法非常错误,只有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兴趣,并针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将内容理解通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重视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

(一)通过文本挖掘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其唯一载体就是文本,能够充分起到连接师生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去把握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对于文本脉络要进行理顺,从而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为学生后续进行深入阅读打下良好基础。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就提出过这样一个理念——“生活即教育”,这种理念就是强调生活与教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利用生活真实场景来引导学生的教学法,其更利于帮助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表达建立一种情感认知,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代入情感,强化学生阅读效果。

(二)利用示范朗读来激活学生阅读热情

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在进行朗读时一定要充分把握住作者在语句之间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朗读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上会更容易一些,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也会更加投入。通常教学情况是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来跟读,并模仿教师在朗读时所运用到的情感变化,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三)利用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会充满吸引力,从而会主动参与其中。比如故事会,让学生自己准备在阅读过程中认为最喜爱的片段,在故事会上进行朗读并阐述喜爱的理由;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人配合表演的方式来针对内容进行演绎,从而使学生更加投入,充分培养其阅读兴趣;或可以利用手抄报的方式来展现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阅读成果。此外,教师对于学生作品一定要进行鼓励和表扬,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自信,有利于今后发展。

三、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在这个阶段,高中生通常语文基础薄弱,特别是在词汇理解和句子分析方面。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了解词汇,掌握语文环境,并分析句子结构。若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就学生而言,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单一教学模式

在高中阶段,语文内容相对复杂,教学任务相对困难,因此许多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课堂缺乏灵活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沟通,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对阅读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机械地跟着老师阅读,对阅读缺乏主动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负担比较重,课后家庭作业较多,学生业余时间较少,学生没有阅读时间,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没有良好的阅读气氛,开放的图书馆较少,学生阅读范围局限。学生缺乏优秀的指导,使学生学习产生被动心理,因而降低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传授阅读方法,提升学生自身素养

教师应积极开拓学生思维,针对阅读首先学生要对阅读感兴趣,教师主动有效地跟学生沟通,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在课上要时刻提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阅读,老师应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通过不断沟通,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师导向阅读能力的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模式是灌输式,但这种模式存在重大问题,使阅读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下,有必要对阅读能力主体进行改革,使学生成为教育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取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学生在阅读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先了解本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让学生能对阅读内容有深入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阅读会有更好的掌握。

(三)加强技能培训,创新教学方法

在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导高中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阅读教育。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阅读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问题教学法和思维引导等。

(四)了解学生需求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更加个性化,同时充分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基本能力,拓展阅读材料,使语文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阅读内容是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阅读中获得成长,阅读的内容能开拓学生视野。在学生阅读中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增添学生的“知识库”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气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开拓思维。

五、结语

新课改形式下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完成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獻

[1]张林.基于学生立场的语文课堂调控[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12).

[2]黄卫荣.解构与重组——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28).

[3]王海林,李海蛟.“以生为本”:阅读回归本位的教学策略追寻[J].语文建设,2014(3).

[4]赖高明.教学须基于学生立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