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以语文学科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教学为主要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高中生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也在不断推进实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向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方向持续发展,为高中教育拥有全方位学科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懈努力。本文以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其在新课改形势下的特点,并为其调整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學体系中,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新目标,对阅读教学的方针做出调整与更改,基于高中学生的现实情况,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
一、现行高中阅读教学方式的问题
高中阶段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已经初步成型,使得高中语文教育向着综合的技能方向发展。在基础的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制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复杂文本的高效阅读经验。例如以人教版语文必修3教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强调以人物为视角帮助学生进行对课文内容的拆解。比如以林黛玉的视角进行观察时,学生能够发现其秀外慧中、行事谨慎的特点,形成对其行为的理解。同理,在以贾宝玉、王熙凤等其他人物进行分析时,便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文本中的人物参与故事的多种方向的理解,从而通过多视角的综合参照完成对阅读文本主旨的认识。然而,在这一基本模式中,学生以人物为中介进行阅读理解之时,一般通过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进行。这代表着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获得的阅读技能其实偏重于对文章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语言技巧方面的鉴赏,而往往忽略了对文章整体框架布局以及中心思想的深度理解,不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新课改形势下阅读教学发展方向
新课改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素养提出了深入化、全面化的发展要求,从深入的角度来看,要求高中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的理解不局限于某一人物的性格、外貌分析或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判断、情感色彩剖析,更要形成从文章整体方面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的意识,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情感的代入,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品读文章的深刻内涵。而从全面的角度来看,是要拓宽学生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获取的知识面,不以用词好坏、人物情节意义等概念来拆解文本,要在对文本以技巧性的知识进行分析后,进行下一步的思想提炼,并用于后续的作文、表达等多方面的应用教学,使得阅读教学能够与其他方面的高中语文教学实现高效的对接。
三、具体改良思路及教学实例
(一)整合教学模块,提供教学空间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采取以教授技巧的方式取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的方式,其根本原因是当前语文教材内容量过大,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当每个现代文和文言文被分至两到三节课时,现代文的文本长度就决定了其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截取核心特色的段落来代替全文的阅读以节约语文教学的时间。而为配合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良要求,就必须整合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模块分布,对部分在内容上存在一定衔接性,阅读模式相近的课文进行整合教学,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得到高性价比的学习体验。
以我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为例,在必修二第四单元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篇演讲稿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整合教学的方式。完成了对三篇演讲稿的内容阅读后,再进行对其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的分析。通过这样高度整合的课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一种类型的文本形成较为客观的理解认识。上课时,再分组让学生对三篇课文进行认识探讨,几位学生代表站起来发言时提到了,这三篇演讲稿在思想情感上存在着渐进的趋势,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铺陈,达到对所提及的人物或现实情况的情感表达的自然流露,最终再回归至核心思想的陈述。当我听到几个学生小组总结出了正确的文章脉络后,我意识到高中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其前提在于要给予充分的学习空间与较高的自主性,实现学生在阅读层面的自我探索。
(二)重视学生理解,优化师生交互
教师的理解是正确的理解,这在现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成为了固有思路。当高中语文教师囿于教案所规定的内容,将会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随之变得片面化、单一化,语文的阅读教学会越来越向着应试教育的僵局发展,使学生难以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阅读见解时,教师不可以在第一时间以“不符合主流想法”予以打压。相反,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通过师生之间想法的交互完成对阅读教学的优化。
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过一次学生的“质询”,当时,我在讲解到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将外国的文化进行有选择的接收,达到了当时中国前所未有的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的思想高度时,一名学生提出了反对声音,他认为鲁迅只提出了“要拿来”,而并没有提出“拿来后怎么办”,在课文中也只是说了要怎样应该让国人自己定,并没有表示一定能够实现先进的改良。我肯定了他的想法,但也通过文章最后两个段落的语句为其梳理了鲁迅先生的思维,点出了鲁迅先生在批判之外渴望社会发展的内在思想情感,取得了学生的认可,在这一节课中,不只是学生,我也受益匪浅。
(三)拓展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单纯靠课本教材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的。在以高考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前提下,提升成绩虽然不是唯一的目标,但依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拓展阅读范围,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有效积累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加以深度消化,就能成为写作的素材,架起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就能为提升语文成绩奠定有效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阅读范围的选择,还需要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
以我本人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例,在阅读知识面拓展方面,我就比较注重将主流社会价值观与主旋律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近年来关于国学方面的教育普及更加全面,形式也多种多样,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节目,可谓让国民耳目一新;很多知名作家、文学大咖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搭建文学经典的学习、传播、品鉴等平台。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播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经典国学知识深层次的美。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我尝试引导学生尽可能涉猎一些经典国学知识,拓展视野、提升修养,增进文化熏陶,提升文化底蕴,为有效提高语文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让我也在共同学习中有了更大的收获。
四、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良要看到学生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所需要的阅读素养,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向变化进行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良,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在优化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培养。
作者简介:席向晶,女,1985年生,宁夏青铜峡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现就职于青铜峡市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