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10

杨春华

【摘要】当今的时代处在创新潮流的阶段,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而语文阅读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大潮流进行创新。阅读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小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最后使得小学生形成独立的个体。语文的个性化阅读主要是想要发掘学生的巨大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是我国的基本语言,其文化底蕴深厚,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学习好、掌握好的一门语言。而语文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式。通过各种知识、材料的阅读,小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知识,同时掌握语文这门语言的精髓。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改革相应的改革,彻底打破以往那种陈旧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去创新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以此来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为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当前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相应的指导意见,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且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一般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是以语文教师的教学为主体,这与当前教学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已经不适合当前语文阅读的教学了。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中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直接将阅读中所涉及的知识讲解清楚,学生缺少自我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教师只考虑了自己应该教什么,忽略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是不利的,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以及阅读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很多小学教师很少研读课本阅读的理论,当前有一部分语文教师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这有一点缺陷就是对教学理论不够精通,影响教学质量。有的教师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研读,但因为自身对课本阅读的阅读量不够,对课本阅读理论的把握不够精确,导致对课本阅读的语言重点分析得不够清楚。教师对课本阅读中的人物推断不准确,主要是因为:一是教师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差,推断时容易出错;二是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激情被磨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三是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课本阅读教学所包含的真理。

(二)小学语文阅读内容泛化

当前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教学时总是只讲解一些表面化的内容,对于阅读材料的研究比较浅显。虽然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粗浅的知识,应该讲解阅读中所包含的真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翠鸟》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给学生做扩展,查阅了大量的翠鸟的生活作息、栖息环境相关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将阅读中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展现出来。但是,这偏离了这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存在的意义,学生不能够充分地体会到文中的中心思想和想要传达的意境,不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高超的理解能力。

(三)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时候存在阅读材料的角度太过单一、用故事来取代材料中的情节、对小学阅读的偏好性等问题。调查发现,小学生喜欢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的人数还不到一半,具体来说就是有一部分学生阅读的材料质量太差,起到一些不好的作用,这种现象还非常严重,同时这些材料还会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这是由于学生对于材料的质量难以判别,还有就是学生的自制能力太差,不良材料容易上瘾、比较虚幻,不够真实。也有学生虽然喜歡阅读优质的材料名著,但是不喜欢上材料阅读解析的课,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材料解读的课程太过枯燥,使得学生感觉疲惫。学生的阅读角度太过单一,以《妈妈的账单》这篇材料为例,作者从小孩子的角度来描写妈妈的账单,但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想账单的相关问题,进而将这篇阅读材料想要表达的思想全部掌握。学生用讲故事来取代材料的情节,是因为学生不了解情节与故事二者之间的区别,教师应该针对这二者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备课,将本篇阅读内容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都要了解充分,以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当然,教师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所应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该做出调整,以此来适应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提高阅读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洒、题、淋、底、欢”等字的识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性地记忆这些生词,以提高学生对生词的理解与记忆。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阅读内容要进行更加充分的备课,因为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可能会对一个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知识的解答。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时要讲究从简入繁、从浅入深的技巧,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又不会让学生觉得问题太难而失落,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把控。例如,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下问题:“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哪里?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等作对比的意图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深思,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阅读来寻找答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充分地激发自己的思维,放飞自己的思维,学生可以全面地进行思考,没有任何思想上的束缚。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只顾着自己内心的压抑与紧张,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该如何进行思考,应该如何思考,这是语文教师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师要尽力将语文课堂的氛围调动起来,使得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需要将阅读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真理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内容的讲解时,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课本中所呈现的只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内容,不可能展现方方面面,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补充。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教师不可以简单地讲解文章中所呈现的知识、语法、文笔的特点等,更应该将其背后的知识点补充进来,让学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小学生学习材料阅读的方法策略

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材料、养成良好的材料阅读习惯、关注材料描写的前后因果关系等。学生需要阅读一些经典的材料,体验优秀文化的熏陶,与老师讨论自己所看材料的情节,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邀约一起阅读,然后进行讨论。学生注重把握材料的主题,借助一些细节和关键词进行详细的深层次的分析,这个过程相对较难,需要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不断地循序渐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人生态度、信念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要不断创新、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玲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

[2]李加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