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应玲珍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小”不可忽视。敏捷地抓住“小”,巧妙地进行“小题大做”,能做出大文章。通过关注文本小细节、捕捉课堂小亮点、联系生活小场景,学生就能够完成创造性的意义建构,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从而高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细读;教师引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相结合的教学,教学中要处理好“小大之辩”,善于“小题大做”,才能切实有效提升语文素养。古语有云:“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语文教学中的“小”不可忽视。如能敏捷地抓住“小”,巧妙地进行“小题大做”,定能做出大文章。
一、关注文本小细节,实现素养大目标
(一)文本细读,提升鉴赏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用王瑶先生的话说就是需要“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引用朱自清的话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细读的功力有多深,决定了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走多远,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中,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很多作品都能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贾政居所:“……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贾府,正房陈设却如此“半旧”,乍看叫人费解,细思却令人称绝。这三个“半旧”,不仅符合贾政的人物性格,也与贾府的环境相宜。试想,如用“崭新的”,那贾府就不啻一暴发户;如换“破旧的”,那贾府就沦为破落户。“半旧”恰恰暗示了低调奢华、沉稳自信的贵族气象,显示了贾氏一族不一般的华贵与显赫背景。
(二)对比赏析,培养思辨能力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和细节之处进行比较,不失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办法。
绍兴鲁迅中学的彭玉华老师,在执教《礼拜二午睡时刻》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比下列细节:(1)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東西吃,他很听我的话;(2)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他很听我的话。彭老师去掉一个“吃”字,让学生对比、鉴赏,引领学生品读人物形象,咂摸情感内涵,走进人物内心。做好一个字的小文章,呈现出了整堂课的语文味。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更加全面、清晰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更深入地探究、领悟了文本主旨,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捕捉课堂小火花,彰显教学大智慧
(一)抓住“疑点”,引发探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转变,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一些疑问和不同的见解,教师就要善于抓住交流问题的“疑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将其生成为教学资源,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授《渔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明明是屈原,为何却以配角“渔父”来命名?还有同学课外阅读时发现,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用了这段文字,却没了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遂去,不复与言”。这一段,是司马迁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呢?围绕这些疑点,笔者就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渔父”的特殊身份、文章的写作目的、 “仕”与“隐”的争论等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们各抒己见,答案异彩纷呈。有人认为,“渔父也许只是另一个外化的屈原,象征着屈原性格和思想中的另一面”;有的说,以“渔父”为题,更能凸显屈原生死抉择中的纠结和挣扎;也有人认为,因为屈原列传是赞扬忠贞、爱国为主题,所以司马迁故意删去了渔父鼓枻而去的情节……新课程标准提倡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课堂上学生的非预设性生成能使学生思维水平得到发展,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二)巧用“误点”,生成精彩
语文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常会带给我们预设外的惊喜。有时“误打误撞”的灵光一现,甚至教师的口误或者教材失误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生成不一样的精彩。
例如《琵琶行》一文,教材将“却坐促弦弦转急”的“促弦”解释为“把弦拧紧。促,紧、迫”,笔者认为这解释明显有望文生义之嫌,于是便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课外的小组讨论和查阅大量资料,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同学从“促织”一词的“促”,推断出“促”应是“催”。也有同学通过考证得知,“促弦”当为“促拍”,今所谓“快板”“急板”是也,是古代音乐术语。除“促拍”之外,还有“促曲”“促节”“促管”,均取“急、快”之意。还有同学查阅古汉语字典,认为“促”作为动词是“推动,催”的意思。还有学过琵琶演奏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弦乐器调好音后,弦是不能随意拧紧的,否则会改变定弦音域而导致不能演奏。
三、联系生活小场景,拓宽语文大视野
美国教育家华特·B.克勒斯涅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构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触景生情,进而产生共鸣。
教授《品质》一课时,学生开始只关注人物的遭遇,主题认同感却并不强,因此在后半堂课,笔者想方设法让学生联系现实,结合生活体验,理解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人性光辉。笔者引用了周国平的一段话:“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由此让学生联想到不光是做鞋子,食品、衣品、药品,万般皆有品,品到最后,其实品的是人生,品的是人性。至此,学生思维就打开了,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纷纷联系起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假疫苗事件、毒奶粉、瘦肉精事件;也有同学联想到了因《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爆红的“需要经历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经受三万六千锤锻打”的章丘铁锅,其传承人刘紫木拒绝海量订单,淡然说:“手工的锅,都是一锤一锤砸出来的,我都没见过1万口手工铁锅长什么样,不能因为赚钱,就以次充好。”认为他就是现实中的格斯拉。还有同学聚焦大国品牌的“中国高铁”“中国航母”的工匠精神,谈到要将“品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是工匠,行行都能践行工匠精神……这时笔者顺势抛出课堂开头提到的问题:“如果你是格斯拉,你是会坚守品质,还是会顺应潮流改变自己呢?”学生们这时的表情是严肃的,眼中是有闪光的,很明显,大家觉得这个社会肯定还是需要“格斯拉”的。因此大家对人物的理解也深入到了里层,对“底层的光芒”的认识也更深一层,更进一步。
总之,文本的宏大视野需要从细微处解读,核心素养的教学大目标需要从小处着眼,语文课堂的大智慧需从细节处体现。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一些“小题大做”,从小处入手,大处拓展,小处开口,深入挖掘,让学生读到文本的深处去,建构起阅读的大空间,提升语文大境界。
参考文献
[1]崔志钢.“问题驱动”模式下的小说阅读教学智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3).
[2]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
(编辑:张晓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