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民主、开放、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师生在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灵活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小学语文如何实施对话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变教学手段创造和谐情境,以溫婉亲和的态度奠定对话教学的基础;架设沟通桥梁引领积极参与,以发现探究的方式激发对话教学的兴趣;设计关键问题促进主动反思,以启迪再造的手段落实对话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的教育模式要求从小学开始把学生从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教育工作者要创建民主、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多边对话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对话式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通过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教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改变教学手段创造和谐情境,以温婉亲和的态度奠定对话教学的基础
对话式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老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中人们对老师的偏见:一脸严肃,说一不二,居高临下;学生看见老师就像老鼠见着猫,避而远之;“再不听话,我去告诉老师”等诸如此类的看法,建立与学生互信互爱、互相尊重的关系。所以,老师无论在课上课下都要与学生和谐相处,永远保持面带微笑,用慈祥的目光目视学生,用温婉的语气跟学生交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比如,课前给学生讲个小笑话,课后跟学生一起做游戏等增加跟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放下畏惧的心理敢跟老师说话。
现在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课本内容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所以教师要潜心致力于研究课本,首先自己要熟悉课文内容,弄懂弄通课本知识,然后运用浅显易懂的手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积极学习新的多媒体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动漫、挂图、影像、思维导图等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仰慕老师的渊博愿意跟老师交流。
对于生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比较呆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手段、灵活多变的方法以及适宜精当的技巧,给学生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比如,讲《聂耳》的时候请有唱歌天赋的同学给大家唱首歌;讲《秋天的图画》时,把同学们带动室外,让大家感受秋天和煦的阳光,倾听树叶落地时欢快的声音,带到田野饱览农民丰收的景象等,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更爱语文老师而主动跟老师交心。
二、架设沟通桥梁引领积极参与,以发现探究的方式激发对话教学的兴趣
老师要善于沟通,善于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话教学中,主动发现探究,从而享受对话的乐趣。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时老师展现了几幅图画,有微笑着的农民伯伯,有压弯了腰的谷子和涨红了脸的高粱,有随风轻轻飘落的树叶,有在河中戏水的鸭子,通过仔细观看这几幅图画,然后再细细聆听老师对课文中秋天的特点和秋的风度的讲解,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秋天就是自由、恬静、丰收、喜悦和美丽,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仿佛正置身于金色秋天的怀抱,享受着秋天带来的美好,如醉如痴地留恋在课文的情境之中,流连忘返。
学生1:伯伯,您为什么微笑?
文本1:孩子,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呀。
学生2:什么是丰收?
文本2:丰收就是农作物颗粒饱满,产量高
学生3:好一片丰收的景象啊!
学生4:鸭子,你真舒服呀!
文本3:跟你一样呀,天真无邪无拘无束。
学生5:树叶,你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呢?
文本4:因为秋天到了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大树妈妈要越冬休眠,为了减少她的水分损耗,我愿化入泥土为树妈妈提供养分。
学生6:树叶,我要向你学习,将来报答妈妈。
文本5:你也是个好孩子!
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情境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文当中进入思考状态,与文本展开了对话活动。这样更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设计关键问题促进主动反思,以启迪再造的手段落实对话教学的目的
问题是承接新旧知识的载体,教师巧妙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探究欲望。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应细致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抓住关键,探讨、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例如,在学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对于句中“绿”字的妙用:
老师:文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
学生1:“到”“吹”“来”等
老师:那作者为什么没用“到”“吹”“来”呢?同学们将换后的词带进句中读一读,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并和原来的句子进行比较。
学生2:“绿”有生气。
学生3:为了押韵。
学生4:“绿”有一种暖的感觉,而“到”“吹”“来”没有这种感觉。
老师: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字眼,他苦思冥想,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绿,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这就是“绿”字的由来,也充分说明了作者创作的严谨。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推敲字眼,严谨治学。
老师: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5:拟人。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诗人用形容词代替动词,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的手法,将春风拟人化更衬托出江南春天的美。
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老师:文中的“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1:不能去掉,藏着秘密的蜡烛吹熄了不代表危机 过去。
学生2:能去掉,蜡烛吹熄了藏着的秘密就不会被发现。
学生3:能去掉,蜡烛吹熄了屋里的光线变暗秘密就不会暴露。
学生4:不能去掉,但是随后德国人又点起了蜡烛。
学生5:不能去掉,可恶的德国佬还没有被赶出去。
老师:当时的法国正在被德国人侵略,那里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有危险……
对话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抛砖引玉,能够引导学生动用大脑、积极思考、广开言路,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实施对话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尝试,将对话式教学作为提高素养、培养个性、提升质量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谢小平.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相关问题[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9).
[2]刘丽娜.对话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4).
[3]温海英.让“对话”激活小学语文的教学氛围[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1).
附 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青年教师发展专项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QNJSKT00627)
作者简介:张贞妮,女,1984年生,广东大埔人,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