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傅毖瑜
【摘要】在教学中,对文章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协同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的感知与理解,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一阅读能力也被称为“整体阅读能力”,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则可将整体性阅读教学方式引入到阅读课堂上来。基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阅读教学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都不容乐观,不仅是教师所采取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学生对阅读学习也缺乏兴趣,其内在驱动力比较小,导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与学的质量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如今整体阅读教学方式的出现,为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贯彻落实整体性教学策略。
一、整体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概述
整体性阅读教学主要是一种在整体性原则基础上对一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与学习的阅读策略。其中,整体性原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们常言的“全面地看”这句话实际上指的就是整体性原则。在这个原则基础上进行阅读,就是整体性阅读。这一阅读教学策略在近些年来愈发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改以来,有些教师将其运用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具体而言,整体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整体性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一篇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文本主题等内容,进而理解文本内涵;其次,整体性阅读教学关注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与新课改和新课标的阅读教学要求相符合;最后,在整体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文本阅读的乐趣,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内容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逐渐被引入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却依旧收效不大。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对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的解读不足,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教学功能与作用,限制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效果。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指导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不能指导学生对一篇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因此,一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其阅读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站在全面、系统的角度看问题。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呈现出弊端,难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最后,学生在缺乏有效指导的情况下,阅读学习方式不正确,阅读效果下降,容易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整体性阅读教学是当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阅读教学问题。教师要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上的感知与领悟,让学生逐步深入又全面地理解文章,可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阅读教学的运用
(一)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单元整体性阅读教学是非常基础又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这一阅读教学普遍是围绕着某个单元主题来进行整体性的阅读,能够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明确的阅读思路,又可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文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单元主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性阅读意识,并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围绕着“秋季”这个单元主题来引导学生体验整体性阅读学习,对《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等单元内的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秋季动人的情景之中,体验各种不同的秋景,感悟不同秋景带来的思想情感。
(二)基于统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整体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阅读的整体性,强调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好文章,然后形成整体的认知。而统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无差别阅读,掌握好作者在写作上的整体思路,可培养学生的整体写作意识,同时对于提升学生整体阅读能力也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统读,并自主感悟文本内容的重点所在。这篇课文实际上就是通过“父亲”与孩子的问答方式来阐述花生的好处,学生在统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体会浅层次的文本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中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感悟落花生拥有的特质,并将其引至人的身上,领悟作者对不慕名利和默默奉献之人的赞美与歌颂之情。在这一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情感和内涵,提升自身的整体阅读能力。
(三)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的整体阅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倡导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阅读学习的外延,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整体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有效完成整体阅读教学的目标。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电影《雷雨》的其他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对这一戏剧作品产生整体阅读兴趣。这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自主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全面感知课本上的文本内容,并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教师要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还可让学生在全面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采用整体性追问的语文阅读策略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采用整体性阅读策略来展开阅读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而整体性追问是建立在课堂提问基础上的整体性教学策略,将其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效果,又可发挥整体性阅读的教学功能,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整体性追问的有效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之下,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如:(1)标题中的穷人具体是指谁?(2)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他们是穷人?(3)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些人物的“穷”的?(4)桑娜夫妻身上是否只有“穷”这一特点?请谈谈你的想法。(5)作者把桑娜夫妻写得这么穷的原因是什么?(6)我们可以从这个穷人的故事中获得什么启示?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整体追问之下,学生可以全面地理解整篇文章,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可从单元整体阅读、基于统读的整体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整体阅读、整体性追问的阅读等等多种阅读策略来入手,将整体性阅读教学贯彻落实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瑞玲.关于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6(8).
(编辑:龙贤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