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目前,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已经开始使用了。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了“语文要素”这个新概念。以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人文素养”明线和“语文要素”暗线,每个单元都以两条线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训练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新教材的又一显著特点。从中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编排了一次阅读策略的训练,三年级叫“预测”,四年级叫“提问”,五年级叫“阅读与速度”,六年级叫“有目的地阅读”,进一步说明新教材更加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关键词】三年级上册;新教材;新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教材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新教材新在哪儿,有哪些新的亮点呢?
一、教育理念引领
从大的理念上来讲,新的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理念。具体来说,第二单 元“金秋时节”、第五单元“观察”、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三单元“童话世界”、第六单元“祖国河山”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八单元“美好品质”体现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之前的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没有提及这样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部编版三年级教材从教育理念上有了清晰的梳理。
二、单元设置创新
三年级上册一共八个单元,其中六个单元和传统意义上的单元是一样的,但是这次部编版教材有两个单元不太一样,一个是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故事,一个是习作单元——观察。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两个单元,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编写结构更符合了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规律,以往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只有课文,虽然也有一些阅读策略,但是很不明显,所以一度以来一线教师不清楚该教什么阅读策略,从这次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教材来看,编者在这方面是很多清楚的,对阅读策略这一块有总体设计。此外,读写如何结合,如何从文本上更好地呈现,也是这次的创新。比如“观察”这个单元就有写作例文,旨在引导学生如何下笔写作文,最起码要给一个示范动作。
三、单元导语精练
从八个单元的单元导语来看,第一段文字有的是3—5句话的一首小诗,有的是一句陈述性的话,有的是一句名人名言,有的是一个问题,不管形式如何,反映的都是人文主题;第二段话除了第四单元是三句话之外,其他单元都是两句话,都精练地概括了这个单元需要教学的语言训练点。这就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做到了有据可循。
四、比较阅读明显
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在课本第31页的正文前有这样一段话:“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指《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与《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文前语已经非常明显地写出了要求学生要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比较阅读的关键之处在于选准对比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写作技法等方面寻找对比点。进行比较阅读后,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语言鉴赏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默读指导清楚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三年级教材第112页“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非常清楚地指出了“默读”的阅读方法,以及默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观摩课和公开课的时候,有些教师担心默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所以很少用默读,而朗读却在各类公开课以至常规教学中备受青睐,因为那样的课堂很炫,很好看,很有震撼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默读被有意无意地淡化。其实,这是一种不小的错误行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默读的价值。首先,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激发阅读者更多的内部深度思考。默读的独特性在于其不出声,当人的视觉接受文字后,会下意识地将信息发送给大脑,大脑会高速运转进行理解,这样思维就得到了训练。其次,默读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默读会让学生的耳朵和嘴巴放松,而让眼睛和大脑快速运转,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独立感悟,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默读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终生学习成为一种要求,而默读速度快且理解深,适用性广而被人们广泛采用。因此,让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会默读的阅读方法很重要。
六、推荐书目增多
相对于初中部编版教材来讲,小学语文教材没有明确的整本书推荐语,但是通过一些栏目的设置和语言,还是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的。
例如第43页的“快乐读书吧”中就推荐了《安徒生童话》,并选择了两段精彩片段。第44页“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下面又推荐了《稻草人》和《格林童话》两本书。在第52页课后栏目中提到了猜一猜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内容问题,其中列出了6个题目,我查找了一下,6本书都是整本书。《躲猫猫大王》《团圆》《夏洛的网》《柔软的阳光》《帽子的秘密》《小灵通漫游未来》,虽然教材这里没有提到推荐整本书的意思,但是把这6本书的书名呈现出来,本身就起到了一个推荐的作用。
七、修改符号规范
在三年级教材第42页“词句段运用”中,有一道题是这样说的:“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道题目?后来,我在翻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11页的时候,发现了这是课标对3—4年级中段学生习作的要求。课标原文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而修改自己的习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教材上标注的“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的符号,其实都是属于出版行业的校对符号,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校对符号及其用法》,属于国家行业标准。所以,从小让学生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意义也很重大。
八、引入旁批形式
教材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在课文的形式上,引入了“旁批”的形式。旁批是初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方法。那么,在小学三年级就引入这样的阅读形式,意在何为呢?只要我们认真读了这个单元的文章和旁批,我们就非常清楚了,旁批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给学生一些提示,但是编者在宣讲教材的时候,强调不要一边猜测一边看旁批,要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来预测,旁批只是别人的思考和理解,不是所有人的预测。按照编者的意思,主要是利用旁批,让学生预测和理解故事。当然,还有一层意思一定是存在的,那就是让学有余力的小学生学习做批注,写点什么感悟都可以,教师可以适当指导。长此以往,到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就会养成非常好的做批注的习惯,真正践行“不动笔墨不读书”。
参考文献
[1] 刘雪莲.“部编本”与“人教版”课文设置的比较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2).
作者简介:陈秋梅,女,1981年生,福建同安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學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