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艳雪
【摘要】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探究在同一教学意图下不同的环节设计,将学生的思维掘出几尺不同“深度”。
【关键词】深度教学;初中语文;环节设计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近来,深度教学进入教育前沿。深,与浅相对。何谓浅?即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放在语文教学中,通俗地讲,无非就是课的“上与下”,学生的认知水平“距离(变化)”小。这就解释了山东省语文教研员张伟忠老师所言,无效的教学环节即在学生一望而知、已懂已会的认知层面滑行。无独有偶,特级教师肖培东在“全国中学语文名师精品课展”中发表《语文·贵定》的讲座,他提到教师要“通过揣摩,从枯燥的文字表面深入语段深层,与主人公或作者产生共鸣,让自己的灵魂深受洗礼”。“语段深层”“深受洗礼”,两个词强调的仍是语文的“深”。在教学实践中,他同样身体力行。在《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中,在解读咸享酒店掌柜对孔乙己命运的一个“哦”字时,他轻巧地将“哦!” 与“哦?”(好奇)、“哦。”(不以为意)相对比,凸显“哦!”中兼具惊讶与好奇,猎奇谈资与笑点的看客心理。用小小的三个标点,撬动各异的三种情感。这“浅浅的”教语文,着实不浅。以下,笔者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轻探在同一教学意图下不同的环节设计,究竟将学生的思维掘出几尺不同“深度”。
一、深度教學,深在灵魂的共鸣
不可否认的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死记硬背成为语文教学如鲠在喉的难题,学生躲在思维舒适区里等待填鸭已经常态,如何让学生思维自主、自发、自觉地动起来?教师的着力点前提必定是动心。《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学生较容易对英雄人物进行贴标签式的歌颂,将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流于口号。如何将英雄还原为真实的“人”呢?
课例一:抓环境塑人物。以一条风雪路,一条英雄路为线,抓住关键词语,感知恶劣的环境下,英雄们艰难行进中所体现的人物品格。如: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解读:学生通过范读、齐读、师生合作朗读等方式反复品味描写环境的关键词句中,体会到英雄们的坚强、勇敢、有毅力。
课例二:转换叙述角度,将人称代词“他们”转换为“我 们”。如:任何希望都破灭了。(我们)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我的好兄弟威尔逊已经闭上了他的眼睛……我的遗孀……
解读:教师深情演绎斯科特自白,“我们”的死亡故事即刻拉开序幕,由旁观悲剧到亲历悲剧,用“我”来切身体验死亡与诀别。
纵观两位老师的设计意图,皆是概括英雄形象,让英雄从神坛走下落地成人。也许从打动学生心灵角度讲,学生需要的是“共鸣”,是倘若自己的父亲、亲人、挚友“先行离开”的痛苦,而不仅仅是旁观悲剧时的歌颂,所以深度教学,深在学生灵魂的对话!心被打动,那么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将自然随之活跃起来。
二、深度教学,深在教学活动的“灵动”
语文教法“贵定”又“贵活”,“定”在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活”在“活动形式有一定的原创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活动欲望”。(黄厚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话强调了教学活动的原创与激趣性。
(一)以灵动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习方式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鲁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但文章背景距今较远,加之对闻一多人物的不熟悉,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很难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所饱含的情感。
课例一:从题目入手,辨析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概括文章内容。
课例二:通读文章,归纳人物事件后,仿写臧克家的《一多画像》。
“一诗一文一烟斗,一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巨人心中的巨人,大师笔下的大师。”(师生仿写:一补一论一新义,一学者,做了不说;一写一讲一游行,一战士,说了就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两位老师的初衷都是概括文章,归纳事件。显而易见的是,前者就文本讲文本,学生的信息概括是地毯式搜索;而后者在处理文本时,以仿写诗歌的形式,巧妙地利用臧克家与闻一多诗人的身份,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又让学生过把诗人瘾,还提升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文化品位,可谓是一石三鸟!
(二)以灵动的教学活动关注学习经历“背后的故事”
再比如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向沙漠进军》,它是一篇思路清晰的说明文,如何采用“灵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兴趣?
课例一:创设情境,由于近日恶劣沙尘暴天气对我国西北部地区造成极大的人员及房屋等财产损失,要求各学校老师立刻组建各自的治沙小分队,作为国家治沙的后备力量。
通过敌我战情分析(实则是课文结构),制作表格:
表1 敌我战情分析
敌方——沙漠
敌人的危害
敌人的武器
敌人的进攻战术(进攻形式)
以往作战结果 我方——人类
我方的应对战术
我方的战斗武器
已有的战斗经验
进一步的目标与策略
解读:依据表格,学生能依照课文内容,不断印证猜想,甚至迅速判断出“为什么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进军的结果如何”这一逻辑顺序。教学活动灵活而有趣,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较有吸引力,参与度很高。
但这种灵动的“套子”是否是语文的方式,表格中的思维结构是由常识得来,还是来自文本,这些仍有待考究。另外,在这看似一望而知中隐含着一些似是而非。学生真的懂得了吗?
课例二:(1)沙漠是可以治理的。(2)中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新疆建设兵团……俨然成为绿洲。(例略)内蒙古沙荒区的治沙工作也获得不少成绩……(例略)(3)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承上启下)包兰铁路……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例略)
乍一看,二段围绕以往治沙的成绩。深究下去,写以往治沙成绩的目的呢?如何在短时间内寻找到长达300字的两段文意之根本?拨去遮望眼的云(事例),便自然见日(结构)。
依据上述方法删除事例,那么300字的文段,仅剩(1)(2)(3)三句话,学生仅需判断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即可。即(3)为(2)的具体表现,(2)也为(1)的例证。段意瘦身为句意,难度顺势降低,学生便能较为轻易地得出写治沙成绩就为了得到“沙漠是可以治理的”这一结论。
原来,竺可桢是想借治沙的成果,告诉人们面对敌人无须畏惧,沙漠可以治理。他想给予1959年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中国人民以呼吁,呼吁人们重视敌人沙漠,变害为宝;同时又给予人们以鼓舞,鼓舞人们要有与沙漠战斗到底的信心。
因此,灵动的教学环节,在繁华过后,返璞归真,应在尊重环节“落地”基础上的“动”,在似是而非处,在一望而知中,寻找到恰如其分的着力点,才能挖掘出作者深埋之意。
综上所述,于漪老师曾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确实如此,深度教学,深到学生灵魂,深到教学活动的灵动,让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无障碍,才是达到深度教学之根的不二法门。
(编辑:龙贤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