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言解码

时间:2024-05-10

王正升 吴淑丽

【摘要】一篇课文,在教学内容即“教什么”确立之后,其实是过程的顺畅与否,决定这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部编教材力图在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之间建构体系,让教师之教有章可循,让学生之学有法可依。课外篇目的单篇教学,置于学生学段,参照学生学情,也能实现阶段目标。

【关键词】《消失的年声》;设计;过渡;肖复兴;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备课的着眼点和思路

《消失的年声》,八年级上期末段,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学到什么?老师能通过这篇文章教学生什么?反复研读文本,面对文化符号的消失,作者是悲沉,是遗憾,是痛心,是无奈,还是惋惜?都有,但是面对历史的变迁,肖复兴更多的也是默默承受,更多的是发出呼唤:

“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的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结尾两处反问,大段议论,告诉我们的是传承守正,创新发展,年俗文化才能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在对文本核心内容解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参照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散文单元学习目标,核心内容定在:阅读这篇散文,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通过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据此确立目标:(1)了解消失的年声;(2)理解年声消失背后的情感;(3)探寻“年声”的文化内涵。

依据教学内容确定合宜的教学活动过程,设计4个环节:一是聆听年声的回音;二是体味年声的情绪;三是思考“年声”的内涵;四是探索“年声”的脚步。

二、教学设计的逻辑

(一)有效导入

据文本解读作者最后的文化呼唤,还是选择欢愉、明快、鲜明的画面,春晚之前快节奏的喜庆氛围的视频纳入眼帘,节奏有快有慢,形式有古有今,场景大街小巷,人物男女老少,正是合家欢乐的时候。视频前的导入语言不可随意:

“过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其间,有很多习俗已然成为这个文化符号的标签。现在,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段过新年的视频,仔细观察,看看其中有哪些过年的习俗?”

从视频过渡到文本也不容忽视:

“其实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习俗,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有一些已经渐行渐远,慢慢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就像肖复兴所感叹的一样,现在的城市里,鞭炮声少了。他因此也联想到了其他消失的年声。请大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消失的年声还有哪两种。”

(二)逻辑层次

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逻辑性和层次性对于整个课堂连贯性尤为重要。一气呵成的课堂,促使学生思维含金量不断提升。

1.在学生提取出“踩岁”声和卖金鱼的吆喝声,先进入“踩岁”声:“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踩岁声,看看作者笔下哪些地方表現出人们对踩岁的喜爱?”这个过渡问题是很讲究的,“喜爱”是对作者叙述“踩岁”声的情感定调,这是收;“哪些地方”需要学生进入文本寻找,词、句均可,这是放;“表现出”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这是限。学生进入到重点句子的赏读:“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顺势进行朗读指导:“踩得越碎越响,心情就更加欢快,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欢快?”(指导朗读:逻辑重音/情感重音:句式对称,情感递增,重音更重)

2.欢快的阅读后,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这种快乐:“如此欢快怎能错过?咱们来体验一下‘踩岁。”一个反问,再次强调了“踩岁”声中的“欢乐”;一个陈述,直接进入体验活动。

3.从“踩岁”声到卖金鱼的吆喝声:“人们通过踩岁,趣味的谐音中寄托着自己追求幸福美好的朴素愿望;一如卖金鱼的吆喝声给人们带来‘吉庆有余的吉利。作者是如何描述吆喝声的?”“如何描述”,指向明确,学生在文本中寻得“清冽、清爽、韵律、新年交响乐”,赏析这份吆喝声的美妙、干净、清脆。

4.岁月中逝去的不只是两种声音,还有一些文化符号:“但是,作者生命中的‘踩岁和‘卖小金鱼儿的吆喝声还是慢慢消失了,伴随着一起消失的还有哪些东西?”“伴随着一起消失”,限定了“哪些东西”的范围,将学生的视野再次扩大覆盖到文本,由内容之“品”回到内容之“寻”,暂时解压学生思维。

5.物不同,情有异,但“以物寄情”大抵是现代散文的通性,“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郁达夫),这里要避免代入感,用学生自己的经验去代替作者的体验,过渡语及问题要尤为注意:“伴随着这些老北京风物的渐行渐远,肖复兴有着自己的怀旧情绪。正如文学评论家古耜在《略说肖复兴散文》中所言: ‘他的散文怀有古典情致、平民情结和怀旧情绪,作者在怀旧当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找一找。”

核心词句即为寻找肖复兴文字中抒发的“肖复兴自己的怀旧情绪”中的“情感”。“字里行间”又回归到文本的内涵,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去体会和分享作者的人生感受。

6.议论段需要重点思考,如此大的篇幅,有或没有,多或少,都对文本的核心内涵(作者的终极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所有的情感,都凝聚成最后一段深深的思考。”

(1)朗读的策略:放声自由读——齐读——教师跟读,重语言情景感染。

(2)在教师跟读时强调一组反义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老师在朗读的时候特别强调过几个词语,看看大家耳力如何?”“吃,玩”“农业,物质,精神”“年味儿,年声”,“请大家关注这些词,结合文段,你觉得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和期望?”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斟酌,选定“呼吁和期望”,是作者面对消失的年声,消失的文化符号的遗憾之后思考之后发出的呼喊,忧悲是有的,但绝不是绝望,而是跨越了时代、人生甚至是无奈后的坚强面对、真情呼唤。一如肖复兴自己所

言:“我知道怀旧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我却时常难以摆脱怀旧情绪的侵扰。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还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劫难逃的命运。”

适时总结:

“是啊,这段长长的文字,有作者的遗憾,更有向人们发出的真切希望,希望人们在吃得丰富的同时,玩得更有趣味;有物质的追求,也有精神的追求;既有现实主义的年味,又有浪漫主义的年声。二者结合,让年更有内涵。”

过渡紧跟:

“然而,时代的车轮碾过了农业时代,我们其实不必有过多的惆怅,因为历史的航船是没有返程票的,昨天的太阳是晒不干今天的衣服的。”

“现在,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保留过年的习俗让它们得以传承、创新?”

这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好时机,作者发出呼吁。在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脉相承,如何去传承、创新?学生思考的落脚点是“保留过年的习俗”,这就要求这种思维的跳动高于文本又不脱离文本,还是需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体认肖复兴的人生感受。

7.文化的自信,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三、结语

“时代在变,精神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守望传统文化,期盼文化创新,建立文化自信。让我们行走在文化之路上,不停探索。”

“合宜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课的主问题”,这些精妙的教学珍珠,辅之恰当的过渡语言,串成高效有质的课堂。

也常有思考,设计少一些,生成多一些。事实上,好的教学设计,主层次之内的小环节,恰如其分地处理,也不可或缺,这里又将需要“随机应变的课堂点评”,才能达到课堂的驾轻就熟和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