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度发问,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时间:2024-05-10

荣华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钥匙,是引领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敲门砖。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其提问艺术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点亮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就此谈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问题;阅读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并鉴赏文章,要在基于文本本身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深刻地感知课文的内容,探究课文,并尝试获得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发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围绕文章进行探究,从写了什么、怎么写和写得怎样这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自己阅读赏析的能力。

一、写了什么,概括人事理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也就是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围绕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走进文本,尝试概括课文中写了什么人,描绘了什么事,讲述了什么理趣。这样能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对下一步的阅读感悟有促进作用。

在学习《故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探究作品写了什么,尝试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教师首先提出:“文章的开头写‘我回到故乡,大家觉得在这样的开头之后,故事会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学生提出:“作者可能会写一下自己在回到故乡后看到的人事物。”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所猜测。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作者的确写了回到故乡后看到的人事物,但是却不只是如此,作者还进行了对比,说了这些人的变化。教师此时鼓励学生围绕人物进行概括,尝试用几句话概括閏土、杨二嫂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有学生提出:“闰土小时候家境还可以,而且人也显得比较活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变得十分木讷,遵从封建尊卑之序。”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者叶圣陶认为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读课文,知道文章的大概,然后用自己的眼光阅读下去。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要围绕这一点,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进而提高综合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二、怎么写的,探求方法技巧

在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怎么写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即使是同一主题的作品,不同的作者在创作时也会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风格,感受其中的妙处。

在学习《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作品的写作手法,思考作品的写作技巧。学生发现,作者在写作时按照人们的心态来写作,而并非简单地罗列看到的春天景物。学生提出:“作者先写了对于春天的盼望,而后描绘春天,最后赞美了春天。”在了解了作者的基本写作脉络后,教师又鼓励学生探究作品的细节部分,说说作品如何形象化地描绘春天的景物。学生发现作者十分喜欢使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如将春雨比喻成牛毛、花针和细丝等,显得十分形象化,能让景物描写变得更加丰富,不显得单调。最后教师又鼓励学生模仿作品的手法进行创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如有学生写了《秋》,描绘了在盛夏的炎热中盼望秋天,在秋风送爽的秋天欣赏景物,最后赞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样就掌握了作品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学者叶圣陶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探究作者的思路。教师在完成备课后,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围绕课文的行文思路展开,让学生着重思考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如果学生能尝试总结出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则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得到提高。

三、写得怎样,凸显审美功能

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聚集在作者写得怎样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尝试展开评论赏析,说说自己个性化阅读的感受。在分析作者“写得怎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进而能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感,阅读能力可以更上一层楼。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精彩的抒情性散文,作者不仅写了在鼎湖山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同时还写了自己的理性思考。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可以将问题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上,让学生尝试说说这篇文章写得怎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评价这篇文章的意境之美。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借助自然山水,描绘了自己深夜听泉的感受,写出了对于美的享受和对于生活的启迪。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鼓励学生深入下去进行探究,说说这篇文章如何在写景的基础上探究文化之源。学生发现这篇文章中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如有学生在评价中提出:“不少散文家都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过程中体现出一些禅趣。作者深夜倾听山泉水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参禅。作者最后有所领悟,进入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究“写得怎样”后,学生能激发审美想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发展阅读素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千姿百态,但是教学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促使学生进入叶圣陶提出的“自能读书”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深入发问的方式,鼓励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探究阅读,尝试自己领悟作品的深意,进而发展自己的阅读素养。

(编辑:龙贤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