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增强阅读课堂效益

时间:2024-05-10

尤伟

【摘要】教师作为文本的对话者之一,正确而有效的做法是把自己看作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以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充分与深刻,进而不断提升理解水平。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主体地位;课堂氛围;评价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乃语文学科之“重头戏”,阅读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使之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语文情怀,教师务必吃透《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阅读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自主性与独立性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落后的思想与先进的理念相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来对待。在应试教育阴影笼罩下的课堂是“填鸭式”和“注入式”的,教师把学生当作鸭子、容器,生硬地灌输与机械地训练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心生厌烦;而在课改精神引领下,语文学习应该步入一片新天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应该得到确立与尊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应照亮课堂,温暖学生心扉。

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活动,这种对话是多层面的,根据参与对话的主体或介质而言,有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不管形式如何,对话的中心仍然以学生为主,必须彰显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使之成为阅读的直接感悟者与受益者。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本的内涵是学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的,而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一视角来看,教材首先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读本”。因此,学生应是阅读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应剥夺其自主阅读、感悟的时空,而要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引导他们充分地感知文本,徜徉于字里行间去寻觅、发现、欣赏、共鸣。比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笔者通过课件先后呈现出以下两个统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1)作者写扫路人,先写其声,再写其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2) 分角色朗读“我”和老人的对话,说说此时天游峰的扫路人又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思维的触角很快深入到字里行间。最后,师生展开交流,形成对人物的认识:年过七旬,依然乐观开朗,每天扫上、扫下,说明对工作极其负责;30年后照样请“我”喝茶,体现了他的自信豁达。

毋庸置疑,教师作为文本的对话者之一,正确而有效的做法是把自己看作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师生交流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以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充分与深刻,进而不断提升理解水平。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体现平等性与和谐性

“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阅读教学是一个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学习主体独自的行动。既然是集体活动,那就要讲究教学氛围的创设与营造。不和谐的、刻板的、呆滞的氛围是不适合开展阅读活动的,只有生动的、和谐的、活泼的、安全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进入乐此不疲的分享境界。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教学氛围的优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语文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本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地看待学生,跟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做学生的大朋友。相反,如果教师在阅读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则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试想课堂上不敢喘大气的学生,怎么敢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会走向不和谐,教师就不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对所教学科学生就会爱理不理。

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应该着力扮演好的角色就是成为孩子们的“文章知己”,凭借文本跟作者、跟学生一道“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这样做,就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境界,就营造出了一种美妙的氛围。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就是一种享受,学生可以大胆言说,自由辩论,探讨与交流就会走向畅通。

三、坚持正确评价引导,遵循导向性与激励性

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价,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引导者、分享者,也是对话活动的促进者、推动者。而要做好促进与推动工作,必然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这是因为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中间的“阅读中介”,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阅读感悟传达给学生,同时也听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教师作为一个成人在思维、思想、文化、经验、审美等方面的水平又高于学生一筹,因此,可以发挥自己的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评价焕发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去读书、感悟,引领他们深入文本去感悟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不断积淀人文素养。

教师评价的内容应涉及各方面:既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自我体验的表达;既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也要關注学生的阅读态度;既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要关注同伴所作出的评价。评价工作必须体现导向性与激励性:好的评价犹如阳光,能温暖学生渴望得到关爱的心扉;犹如雨露,能滋润学生渴望得到赏识的心田。譬如,三年级教材中的《掌声》一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给予了英子以鼓励和勇气,改变了她忧郁的心理,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掌声对于英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最有感染力的评价。再如,笔者曾在一节阅读课上这样评价一位同学:“你概括得很简练,也很有条理。”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抓住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就能够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瞧,上面的评价,一个是针对学习习惯的,一个是针对学习方法。这样的即时性评价是富有成效的,给发言者本人以热情的激励,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可见,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尤其对那些拥有潜能而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用心呵护,真心鼓励。

(编辑:龙贤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